[发明专利]一种天线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9322.4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东;唐焯宜;陆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B17/10;H04B17/29;H04W24/02;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李梅香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方向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包括:在第一区域内,根据角度级的天线扫频数据,统计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和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该天线扫频数据是通过扫描该第一区域得到的;根据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确定M个天线辐射瓣,M大于等于1;根据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和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从M个天线辐射瓣中确定出天线辐射主瓣;根据天线辐射主瓣中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确定出天线方向角的角度值。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方向角的确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天线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逐步扩大,无线设备(基站等)的问题性能问题也逐步浮现,特别是随着近两年城市基站建设的密度加大,基站的天线性能问题也开始引起运营商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基站的天线方向角的准确性,密切关系到无线网络覆盖水平的高低。因此,对于天线方向角参数的核查或确定成为一个关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路测方式或扫频+通话的方式进行基站的天线方向角的确定。具体的,(1)、路测方式;利用到达终端的信号强度,网络侧检测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基站的输出功率,以及参考的天馈线损耗和理想无线环境下信号损耗计算出天线的增益值,通过路测方式确定多角度的多个终端的信号强度,以此确定出不同角度的天线的增益值,而天线的增益值最大的角度就是天线的方向角。例如,如图1所示,信号强度Y=输出功率X-天馈线损耗+天线增益G-信号损耗Z;反推天线增益为:天线增益G=信号强度Y-输出功率X+天馈线损耗+信号损耗Z。因此,天线增益最大的角度,即为天线方向角度。(2)、扫频+通话方式;针对目标基站中的一些终端,通过采用扫频获取目标基站的全部小区的主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上述信号强度还原目标基站的场强图,从而确定天线方向角,上述场强图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合格的场强图和不合格的场强图),同时,针对目标基站中的正在进行通信的终端通过采用通话与锁频通话模式,发现了主频载波的隐性故障,从而全面的对目标基站进行测试,确定目标基站的天线方向角。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确定基站的天线方向角,由于天线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用路测方式确定的天线方向角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准确性受到影响;而由于扫频+通话的方式只适用于单个基站的测试,当需要区域性覆盖分析或者全网覆盖分析时确定天线方向角的工作量会很巨大,因此,天线方向角的确定的时间成本较大,时效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天线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核查天线方向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第一区域内,根据角度级的天线扫频数据,统计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和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所述天线扫频数据是通过扫描所述第一区域得到的;
根据所述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确定M个天线辐射瓣,M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从所述M个天线辐射瓣中确定出天线辐射主瓣;
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主瓣中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确定出天线方向角的角度值。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确定M个天线辐射瓣,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判断出M个连续角度上均存在采样点的第一角度区间;
将所述每个第一角度区间作为一个天线辐射瓣,从而确定出所述M个天线辐射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每个角度上的采样点的数量,从所述M个天线辐射瓣中确定出天线辐射主瓣,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9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