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曲轴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5503.X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谢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炜光 |
主分类号: | F16H19/04 | 分类号: | F16H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地址: | 5131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曲轴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替换通用曲轴连杆机构的发动机、电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中,要把水平的运动转为旋转运动,需要用到曲轴。但曲轴的加工难度很大,精度要求高,而且曲轴的传动效率低,大概只有70%到75%左右,浪费很多宝贵的能源。例如汽车发动机和摩托发动机,具体结构可参看专利号为200520080417.X的《曲轴连杆机构》、专利号为201210235329.7的《一种单侧曲轴连杆液压发动机》。这类曲轴传动效率一般只有70%左右,例如摩托车125型的传动效率约为0.7142,桑塔纳的传动效率约为0.7363,柴油机6135的传动效率约为0.7208,当中有20%-30%的动力都浪费在曲轴传动上了,而且也容易产生振动,影响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果更高的类曲轴传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类曲轴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齿条,所述动力源齿条上方设置有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左转轴、右转轴分别设置有左动力齿轮、右动力齿轮、左传动齿轮、右传动齿轮,其中所述左动力齿轮、右动力齿轮分别与动力源齿条啮合,所述左传动齿轮和右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左动力齿轮与左转轴之间和/或左传动齿轮与左转轴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右动力齿轮与右转轴之间和/或右传动齿轮与右转轴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动力源齿条下端位于左转轴、右转轴之间位置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动力源齿条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凸台和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弹簧和右侧弹簧。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动力源齿条的左、右两方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动力源齿条的左、右两端与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侧弹簧和右侧弹簧。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动力源齿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左侧弹簧、右侧弹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弹簧压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传动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特别是通过动力源齿条配合带单向轴承的传动组合,取代原来复杂的曲轴结构,不但机械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动力传递效率可以提高到92%以上,远比过去曲轴传动结构的效率高,如果应用在常见发动机、电机、内燃机等的话,就意味着可以节省20%以上的能源,对于现在宝贵的能源利用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类曲轴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齿条1,一般发动机的气缸或者类似功能结构与动力源齿条1连接或者啮合,即发动机、电机等的动力通过动力源齿条1输入。所述动力源齿条1上方设置有左转轴2和右转轴3,所述左转轴2、右转轴3分别设置有左动力齿轮4、右动力齿轮5、左传动齿轮41、右传动齿轮51,其中所述左动力齿轮4、右动力齿轮5分别与动力源齿条1啮合,所述左传动齿轮41和右传动齿轮51相互啮合,即左动力齿轮4、右动力齿轮5作为动力齿轮分别与动力源齿条1啮合,左传动齿轮41、右传动齿轮51作为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左动力齿轮4与左转轴2之间和/或左传动齿轮41与左转轴2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6,所述右动力齿轮5与右转轴3之间和/或右传动齿轮51与右转轴3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6。
在实际工作时,其工作步骤如下:
1)当动力源齿条1的输入动力是向右运动的力时,当动力源1产生作用时,动力源齿条1向右边运动,由于此时左转轴2的单向轴承6是锁止状态,从而动力源齿条1可依次带动左动力齿轮4、左转轴2、左传动齿轮41旋转,而同时由于右转轴3的单向轴承6是可旋转状态,因而左传动齿轮41就能带动右传动齿轮51、右转轴3,此时右转轴3就成为了动力输出端。
2)当动力源齿条1向右运动动力到了设定的尽头时力消失,此时动力源齿条1向左运动的动力起作用,对动力源齿条1产生向左方向的运动的力,使动力源齿条1向左边运动,此时右转轴3的单向轴承6是锁止状态,而左转轴2的单向轴承6可旋转状态,因而动力源齿条1可以带动右动力齿轮5旋转,也带动了右转轴3旋转,接着依次带动右传动齿轮51、左传动齿轮41、左转轴2同时旋转,此时左转轴2就成为了动力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炜光,未经谢炜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5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变速操纵机构的减振联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竹制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