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14821.4 申请日: 2016-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7271247B 公开(公告)日: 2019-11-08
发明(设计)人: 许锦;张彩明;谢小敏;芮晓庆;马中良;郑家锡;王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1/34 分类号: G01N1/34
代理公司: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代理人: 刘烽;桑胜梅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烃源岩中 有机 显微 组分 分离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将从烃源岩中分离出来的富集有机质的干酪根碾碎至粒度为100‑1600目,再用密度递增的比重液逐次分离,即可得到不同密度范围的显微组分。本发明方法在第一种有机显微组分的第一个分离密度点采用酒精与重液配置成的比重液,增大了待分离的组分与比重液的亲和性,提高了显微组分的分离效果。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烃源岩中各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同时还可以得到各有机显微组分的精确密度范围,为实现烃源岩中大量有机显微组分的快速分离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烃源岩也叫生油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将烃源岩磨制成光薄片,在反射光、透射光与荧光下可识别的有机成分称为显微组分。通常有机岩石学将显微组分划分为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动物有机碎屑组以及次生有机质组等类别,每个组中还包含若干个具体的显微组分种,每种组分均有其形态与光性特征。

由于不同显微组分其生物体内部类脂物含量不一样,因此其生烃潜力差异也较大,目前研究认为,腐泥组是生烃潜力最好的显微组分。但实际上,在腐泥组内部,由于生物来源不同,其生烃潜力差异较大。例如,浮游藻类细胞壁富含类脂物,而底栖藻类细胞壁由果胶和纤维素组成,其类脂物含量很少,基本含量不超过3%(Harwood,J.L.,Jones,A.L.,1989.Lipid metabolism in algae.In:Callow,J.A.(Ed.),Advances in BotanicalResearch,vol.16.Academic Press,London,pp.1-53)。仅由某一种单一的显微组分组成的烃源岩很少,因此,为了进一步准确分析不同显微组分的生烃潜力,首先要将各显微组分进行分离提纯。

国内外在显微组分分离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煤岩组分。专利CN104258975A利用电浮选法对煤岩显微组分进行分离。专利CN104280284A利用破碎法将不同煤岩显微组分破碎到不同粒径进行分离。蔺华林提出采用破碎法将煤分成镜质组富集煤和惰质组富集煤。涂建琪曾用重液法对煤中的显微组分进行过分离。VanKrevelen等提出了分离煤岩显微组分的沉/浮技术。Dyrkacz和Horwitz发展了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技术(DGC)。美国霍雷克曾利用浮选柱对煤中显微组分进行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分离。

目前针对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仍未见报道,并且上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分离方法仅适用于对煤岩中单一显微组分进行分离,并不能对其显微组分种进行分离。此外,烃源岩与煤岩相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远远低于煤,不同显微组分间的密度差异较小,分离难度较大;2)烃源岩中的显微组分种类繁多,每种显微组分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显微组分种,进一步增加了分离的难度。

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急需研究开发一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烃源岩中分离出干酪根,对干酪根处理后制得待分离的组分,然后根据不同显微组分的密度差异,用不同密度的比重液进行分离,将较轻的组分富集在上浮物中,而较重的组分沉降到沉淀物中,从而达到有机显微组分分离的目的。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其包括:

步骤T1,用比重液对待分离的组分进行分离处理,制得上浮物和沉淀物;

步骤T2,将上浮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制得目标产物;

步骤T3,将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制得沉淀物组分;

步骤T4,以步骤T1至步骤T3为1次分离计,进行N次分离,直至沉淀物组分中有机显微组分数为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4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