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枚举法的EENS等值计算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3340.1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聪;余娟;陈法池;章彬;林伟;郭林;刘珏麟;陈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5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枚举 eens 等值 计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枚举法的EENS等值计算的方法,包括根据电网拓扑结构,区分出内外网,划分出内网、外网及边界的节点集合,并获取所有节点集合内各节点的电力设备参数;构建外网等值网络,并根据电力设备参数,计算出外网等值网络的等值参数,进一步建立含等值网络的拓扑分析模型;将含等值网络的拓扑分析模型与预设的约束条件相结合,构建出潮流及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内网最小切负荷模型;输入可靠性评估参数,并依次枚举内网各节点元件故障进行系统状态抽样计算,计算出期望缺供电量。实施本发明,在建立等值模型时充分考虑等值前后潮流及灵敏度的一致性,有效保证系统分析和最小切负荷的计算精度,提高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枚举法的EENS(expected energy not supplied,期望缺供电量)等值计算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大力发展、电力市场的不断推进以及负荷的不断增长,使得电力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分层分区且各分区之间又紧密联系的互联大电网。随着系统各子网之间相互影响日益增强,在对所研究的子网(即内网)进行分析决策时,必须对互联外网的影响进行有效考虑,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技术原因或涉及到行业机密性等问题),系统子网之间不能共享电网数据,从而造成系统中各子网之间无法进行完备的数据交换。因此,在互联电网分析计算中,既能保留互联子网信息又具有良好保密性能的等值模型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可靠性指标计算中,潮流和灵敏度是系统分析和最小切负荷计算所需的重要信息,建立等值模型时应充分考虑等值前后潮流及灵敏度的一致性,以保证内网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精度及其运行决策的有效性。
然而,现有考虑等值的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通常都只考虑了等值前后潮流的一致性,但没有考虑等值前后灵敏度的一致性,不能有效保证系统分析和最小切负荷的计算精度,从而影响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如2014年10月于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System Technology发表的“The Fast Reli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inTransmission Grid Expansion Project Based on Power Flow Tracing and WardEquivalent Method”一文,该文假设外网可靠性指标不变,采用Ward等值方法对外网进行等值,提出了改进的切负荷模型,Ward等值方法能够满足等值前后潮流的一致性,但难以保证灵敏度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枚举法的EENS等值计算的方法及系统,在建立等值模型时充分考虑等值前后潮流及灵敏度的一致性,有效保证系统分析和最小切负荷的计算精度,提高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枚举法的EENS等值计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根据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区分出电网的内网和外网,且进一步划分出电网的内网节点集合、外网节点集合及边界节点集合,并获取所有节点集合内各节点分别对应的电力设备参数;
b、构建外网等值网络,并根据所述获取到的所有节点集合内各节点分别对应的电力设备参数,通过预设的方法计算出所述外网等值网络的等值参数,且进一步根据所述计算出的等值参数,建立含等值网络的拓扑分析模型;
c、将所述建立的含等值网络的拓扑分析模型与预设的约束条件相结合,构建出基于潮流及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内网最小切负荷模型;
d、在所述构建出的内网最小切负荷模型中输入可靠性评估参数,并依次枚举内网节点集合中各节点元件故障进行系统状态抽样计算,计算出期望缺供电量。
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节点集合内各节点分别对应的电力设备参数”包括各节点间线路的阻抗参数与对地电纳参数,变压器的阻抗参数、对地导纳参数与变比参数,以及各节点的对地导纳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3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