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平衡轴向力的深井泵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8458.5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岭;陆伟刚;王川;蒋小平;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08 | 分类号: | F04D1/08;F04D29/22;F04D29/0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轴向 深井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自平衡轴向力的深井泵,具体为深井中使用的潜水或潜油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在泵类机械中,轴向力是泵设计、运行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过大的轴向力直接影响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深井泵领域,叶轮直径受到井径的限制,导致其单级扬程较低,因此深井泵级数较多,轴向力问题尤为严重。同时,深井泵在地下工作,检修难度较大,因此可靠性是深井泵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深井泵向着高转速、高扬程的方向发展,如何有效地减少或平衡轴向力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难点。
专利申请号CN200610038596.X《一种叶轮自身平衡轴向力的多级离心泵》提出了一种在端面密封处预留间隙,通过叶轮自身的浮动来平衡轴向力的多级离心泵。这种设计在泵转速较低时效果较好,但在高转速下轴向力过大,极易造成端面密封处的磨损,必须进一步考虑平衡轴向力并增加密封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轴向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轴向力的深井泵。
一种自平衡轴向力的深井泵,由两级以上叶轮与导叶连同一个进水段和出水段串联而成,叶轮包括叶轮前盖板和叶轮后盖板,导叶进水一面为导叶下盖板,所述叶轮前盖板密封处为阶梯式迷宫密封,这种密封结构实现了径向和端面的同时密封,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密封处的泄漏带来的容积损失,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砂砾等固体颗粒进入密封处。
所述叶轮后盖板为半开式,叶轮后盖板直径为叶轮前盖板直径的1/3~1/2;轴向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叶轮前盖处压力低,后盖板处压力高;半开式的设计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叶轮后盖板面积,从而减小轴向力;同时叶轮后盖板与导叶的下盖板之间设计为较小的间隙,这种半开式的设计不会过多的影响泵的水力性能。
所述在叶轮后盖板靠近轮毂处还设置了耐磨垫片。
当轴向力指向泵出口侧时,叶轮整体将向泵出口侧浮动,此时叶轮前盖板处的密封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大,进而导致叶轮前盖板侧的压力减小,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力减小,从而叶轮将向泵进口侧浮动。如此往复,便实现了轴向力的自动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密封效果好,能够实现轴向力的自动平衡,主要用于抽取地下水或石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平衡轴向力的深井泵的叶轮部分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段,2.叶轮,3.导叶,4.阶梯式迷宫密封,5.叶轮前盖板,6.叶轮后盖板,7.导叶下盖板,8.耐磨垫片,9.出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所示实施例是一台深井泵,也是一台立式多级离心泵,它由三级叶轮2和导叶3连同一个进水段1和一个出水段9串联而成,叶轮2具有叶轮前盖板5和叶轮后盖板6,导叶3进水一面为导叶下盖板7。图2所示是图1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在叶轮前盖板处5设置了阶梯式迷宫密封4,该密封4由外向内呈阶梯状下降,实现了径向和端面的同时密封,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密封处的泄漏带来的容积损失,同时能够防止砂砾等固体颗粒进入密封处,提高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叶轮后盖板6为半开式,叶轮后盖板6直径为叶轮前盖板5直径的1/3~1/2,即Dr=(1/3~1/2)Df。轴向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叶轮前盖板5侧压力低,叶轮后盖板6侧压力高。半开式的设计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叶轮后盖板6的面积,从而减小轴向力。同时叶轮后盖板6与导叶下盖板7之间设计为较小的间隙,因此这种半开式的设计不会过多的影响泵的水力性能。
在叶轮后盖板6靠近轮毂处设置了耐磨垫片8,当轴向力指向泵出口侧时,叶轮整体将向泵出口侧浮动,耐磨垫片8首先与导叶下盖板7接触,形成有效的动静摩擦副;此时由于叶轮整体上浮,叶轮前盖板5的密封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大,进而导致叶轮前盖板5侧的压力减小,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力减小,从而叶轮将向泵进口侧浮动。如此往复,便实现了轴向力的自动平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8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