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终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869.2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坚;朱钰;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5 | 分类号: | G06F21/35;G06F9/445;G06K7/1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江舟,李灵洁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终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操作终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例如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购物、旅行、美食等等;然而这些都是需要人们通过智能终端进行在线交易的,因此,很多用户将个人隐私信息例如银行账号、密码、财务信息等存储到移动终端或与移动终端绑定。对此,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个人隐私信息不被轻易的流失或盗走,采用了在锁屏状态下需要通过指纹或图文解锁的方式进入终端的待使用模式。
但需要临时借用给他人使用时,使用该终端的用户就能获取到解锁该终端的方式,导致容易将个人的隐私信息泄露出去,所以需要对手机进行不同用户模式的区别,而相关技术中对于该应用场景,目前尚未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终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只能通过指纹或图文解锁的方式解锁,导致用户体验低以及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终端的方法,包括:采集在离终端预定范围之内的用户身份信息;将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地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一致时,启动与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终端操作模式。
可选地,在采集在离终端预定范围之内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触发终端启动采集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其中,触发启动采集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的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判定所述终端进入锁屏状态、接收用于启动采集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的指令。
可选地,在采集在离终端预定范围之内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建立所述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与多种终端操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建立的对应关系,以及采集到的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到所述终端本地。
可选地,所述建立所述预设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与多种终端操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对采集到的所述预设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分类;建立每一类的用户身份信 息与一种终端操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每一类的用户身份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启动与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终端操作模式包括:识别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启动与所述类型对应的终端操作模式。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采集用户身份信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终端的装置,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在离终端预定范围之内的用户身份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终端本地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启动模块,用于在匹配一致时,启动与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终端操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在采集在离终端预定范围之内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前,触发终端启动采集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其中,触发启动采集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的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判定所述终端进入锁屏状态、接收用于启动采集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的指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在离终端预定范围之内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前,采集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与多种终端操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模块,用于保存建立的对应关系,以及采集到的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到所述终端本地。
可选地,所述建立模块包括:分类单元,用于对采集到的所述预设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分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每一类的用户身份信息与一种终端操作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每一类的用户身份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启动模块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的类型;启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启动与所述类型对应的终端操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采集模块中通过设置以下模块采集用户身份信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终端的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