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620.1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8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颜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A61B90/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15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导航 无创头架 | ||
1.一种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包括底座(1)和固定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长方形;所述底座(1)的正面设有固定的硅胶护垫(3),硅胶护垫(3)为圆环形;所述底座(1)的背面设有凹槽(4);所述固定臂(2)为“L”形,分为短臂(5)和长臂(6)两部分;所述短臂(5)与凹槽(4)配合并可沿凹槽(4)滑动,所述短臂(5)上设有腰形孔(7),腰形孔(7)上设有短臂固定螺栓(8),短臂固定螺栓(8)上设有把手(9),通过转动把手(9)带动短臂固定螺栓(8)旋转实现短臂(5)与底座(1)的固定与滑动;所述长臂(6)上设有腰形孔(7),腰形孔(7)上设有旋进螺栓(10);所述旋进螺栓(10)穿过腰形孔(7),长臂(6)两侧分别设有与旋进螺栓(10)螺杆相配合的夹持螺母(11),旋进螺栓(10)的尾部设有固定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2)共有三条,分别为头部固定臂(21)、第一颞部固定臂(22)和第二颞部固定臂(23);所述第一颞部固定臂(22)和第二颞部固定臂(23)分别位于长方形底座(1)的长边外侧;所述头部固定臂(21)位于长方形底座(1)的短边外侧;所述底座(1)背面的凹槽(4)共有两条,分别为横向凹槽(41)与纵向凹槽(42);所述横向凹槽(41)垂直于底座(1)的长边,横向凹槽(41)与第一颞部固定臂(22)和第二颞部固定臂(23)的短臂(5)配合,第一颞部固定臂(22)和第二颞部固定臂(23)的短臂(5)可沿着横向凹槽(41)左右滑动;所述纵向凹槽(42)垂直于底座(1)的短边,纵向凹槽(42)与头部固定臂(21)的短臂(5)配合,头部固定臂(21)的短臂(5)可沿着纵向凹槽(42)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为圆形,固定板(12)的表面设有海绵软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6)上设有导航参考架安装底座(14),导航参考架安装底座(14)上设有棘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进螺栓(10)穿过腰形孔(7)并可沿腰形孔(7)上下滑动,通过旋紧长臂(6)两侧的夹持螺母(11)可将旋进螺栓(10)固定在长臂(6)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6)垂直于底座(1)所在的平面,旋进螺栓(10)可沿着长臂(6)上的腰形孔(7)上下滑动,通过控制旋进螺栓(10)的滑动从而调节固定板(12)与底座(1)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通过旋转旋进螺栓(10)可调节固定板(12)与底座(1)中心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5)与凹槽(4)配合并可沿凹槽(4)左右滑动,通过控制短臂(5)的滑动可调节固定板(12)与底座(1)中心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经导航的无创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进螺栓10上还设有加压旋钮16,加压旋钮16的内螺纹与旋进螺栓10的螺杆相配合,通过旋转加压旋钮16可将固定板12向底座1中心方向调节,加压旋钮16表面设有套筒17,套筒17上设有圆孔18,圆孔18对应的加压旋钮16表面设有半球形凹槽19,圆孔18上设有加压螺钉181和弹簧182,半球形凹槽19上设有钢珠1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6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