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试件成型的设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5807.8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兴;吴晓明;杨扬;梁波;王广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4 | 分类号: | B28B1/04;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成型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试件成型的设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是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工作量繁重,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成品混凝土试件成型过程中经常存在不规范行为,导致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混凝土试件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又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对实体构件本身进行检测,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把控造成一定的困扰。而目前市面上也没有相应的设备,可以替代人工现场成型混凝土试件。因此,研究一种简便、有效、实用的混凝土试件成型的设备方法,对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节省了人力的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现场环境、人力资源的困难,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工程施工现场情况,能够有效,简便、准确的进行成品混凝土试件成型的设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以另选或有利的方式发展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设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别涉及到一种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成型设备。包括插捣杆座和基座。其中,将装有混凝土的试模置于基座,通过开关及控制器发出指令,通过插捣杆座中的插捣棒对试模内混凝土进行插捣成型。通过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成型设备方法,提高针对成品混凝土试件成型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插捣不均匀而引起的结果误差,其中:
插捣杆座包含开关、插捣控制器、启动/停止控制器、电源指示灯、插捣棒。 开关用于接通内置电源或通过电源线相连的外界电源;插捣控制器可以控制插捣棒的插捣;启动/停止控制器用于控制插捣棒的启停;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通电状态;插捣棒使用钢质材料,用于插捣试模内的混凝土。
基座包含电源线和卡槽。电源线用于连接外接电源;卡槽内放置试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成型设备同时具有内置电源,可进行充电并于现场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成型设备基座可根据试模大小,在基座调整卡槽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成型设备插捣棒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插捣,插捣次数、插捣深度均可以自动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试件成型设备采用钢质材料,插捣棒表面有刻度显示,并可调节其在插捣杆座的位置并锁紧。
在实际施工现场使用时,设备使用方法如下:
(1)步骤一,试模安装。将装有混凝土的试模置于基座,根据需要调整卡槽位置,位置调整合适后锁扣住试模。
(2)步骤二,开关通电。接入电源,观察电源指示器,显示通电正常后,打开插捣杆座上的开关。
(3)步骤三,调整插捣次数。根据需要调整插捣控制器的插捣次数,插捣次数根据人工成型中的规范确定,其中:
当试件为立方体/长方体试件时,每层插捣次数100c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当试件为圆柱试件,试件直径为100mm时,每层插捣8下;试件直径为150mm时,每层插捣15下;试件直径为200cm时,每层插捣25下。
插捣棒插捣均为由边缘至中心进行。
(4)步骤四,调整捣杆深度。根据需要调整插捣控制器的插捣深度,插捣深度划分为两层控制,其中:
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到底模底;
若试件为立方体/长方体试件,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 20mm~30mm处;
若试件为圆柱试件,试件直径为100mm或150mm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15mm深;试件直径为200mm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mm~30mm处。
(5)步骤五,启动控制器,设定插捣时间,插捣棒开始工作。
(6)步骤六,试件插捣成型,运行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实际应用中能够解决施工现场环境带来的工作难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规范操作带来的数据失真,为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数据保障,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现场使用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5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杆的全自动铣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柜式粉尘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