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入睡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4834.3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戈;苏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马尾区小微发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16H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睡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入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给出判定提示信息;检测判定触发信号;第一判定步骤:根据执行所述检测判定触发信号步骤的检测结果,对使用者是否已入睡进行判定;本发明实施例引入交互方式,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入睡检测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睡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引入交互控制机制的入睡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入睡检测主要用于估算使用者的实际入睡时间,以支持后续诸如睡眠监控、睡眠时间控制等应用。现有技术的入睡检测方案通常包括多种。例如,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可精确地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但体积大、成本高、使用不便;体动记录式睡眠检测系统通常用于可穿戴设备,如健康手环等,是利用对身体活动的感知来估计使用者的睡眠状态,成本低,使用方便,但检测精度不高,在估计入睡时间时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入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给出判定提示信息;
检测判定触发信号;
第一判定步骤:根据执行所述检测判定触发信号步骤的检测结果,对使用者是否已入睡进行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引入交互方式,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入睡检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入睡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0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入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给出判定提示信息;
检测判定触发信号;
第一判定步骤:根据执行所述检测判定触发信号步骤的检测结果,对使用者是否已入睡进行判定,给出使用者已入睡或者未入睡的判定结果。
实施例102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入睡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以下简称实施例102)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时间长度,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为一固定或可变的时间长度;
获取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为一固定或可变的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长度和第二时间长度可以由多种方式获得,可以包括直接写入程序代码,运行时以读取变量值的方式获取,也可以包括由本地的配置文件获取,或根据用户设置获取,也可以是保存在服务器由通过网络获取,还可以是根据初始值及相应算法策略在本地或服务端计算获得;
给出判定提示信息,例如,控制终端设备或其部件运动或振动、播放提示音、显示图像、播放视频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指示灯变化;
检测判定触发信号,譬如可以包括通过移动设备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设备是否被移动或振动,也可以包括使用距离传感器检测使用者是否将用手靠近设备,还可以包括使用摄像头检测使用者是否将手掠过摄像头上方等;
第一判定步骤:根据执行所述检测判定触发信号步骤的检测结果,对使用者是否已入睡进行判定,譬如,如果在一定时长T内未检测到所述判定触发信号,则判定结果为使用者已入睡,反之,如果在所述时长T内检测到所述判定触发信号,则判定结果为使用者未入睡,T取值范围为(0, 10],可以为3、5、7、9等(单位:秒);
所述给出判定提示信息的步骤以时间长度为所述第一时间长度的时间间隔重复多次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马尾区小微发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马尾区小微发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