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激光投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3345.6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邢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加压装置 冷却液 激光投影设备 液冷散热系统 散热系统 施力 种液 管道连接 管道内部 活塞挤压 活塞配合 活塞施力 降低系统 驱动装置 散热装置 筒体连接 吸热装置 系统性能 液冷散热 散热 汽蚀 筒体 噪声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激光投影设备,涉及液冷散热领域,能够减少管道内部的气泡,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并且降低系统噪声,提高系统性能。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吸热装置、驱动装置和散热装置,还包括: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包括活塞,以及与活塞配合的筒体;活塞的一侧与液冷散热系统中的冷却液接触;活塞上设置有施力物,施力物可向活塞施力,使得活塞挤压冷却液;加压装置通过筒体连接到冷却液的流经路径中。本发明用于设备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激光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吸收热量并再传给散热器,然后用风冷或者被动散热的方式将热量从散热器散出到环境中。因液体的热容量大,能够带走大量的热量,散热效率高,使得系统温升慢,而传统的风冷散热系统,在工作时很快达到一个极限温度,与环境间的温差相对较大,因此当额定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小时需要使用液冷散热。另外,液冷散热系统可以不提高热源部件内部的温度即可把热量传导给散热器,而不是利用液体来冷却热源,只要能提高散热器向空气中排放散热管所传导的热量的冷却性能,就能够通过降低冷却散热器的风扇转速或者采用无扇设计来实现静音设计。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液冷散热系统一般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吸热装置01、驱动泵02、散热装置03和储液箱04,其散热流程如图2所示,整个液冷散热系统中冷却液传送的动力是靠驱动泵02来完成的。参考图2所示,由于吸热装置01与待散热设备接触,待散热设备上的热量会传导到吸热装置01中,当冷却液流过吸热装置01时,冷却液会带走吸热装置01中的热量,然后冷却液流到散热装置03中时,冷却液中的热量会传导到散热装置03中,散热装置03再将热量排出所述系统,至此实现了待散热设备的液冷散热。为了防止液冷散热系统内的液体流出,同时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散热系统一般为封闭系统。然而,即使尽可能的做到密封,液冷散热系统的相关节点、管道接头等部位还会存在缝隙,这些缝隙会成为空气流通的通道,液冷散热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管道中的冷却液会从管壁或者缝隙处挥发到外界的空气中,导致系统管道或驱动泵02等处的内部压强小于系统外部压强时,即液冷散热系统内部产生负压时,这时外界空气会从所述缝隙处进入液冷散热系统中,空气进入到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中会形成气泡,而大量的气泡会导致液冷散热系统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并且较易引起汽蚀现象,降低驱动泵02的性能,严重时还会破坏驱动泵02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激光投影设备,能够减少管道内部的气泡,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并且降低系统噪声,提高系统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吸热装置、驱动装置和散热装置,还包括:
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配合的筒体;
所述活塞的一侧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冷却液接触;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施力物,所述施力物可向所述活塞施力,使得所述活塞挤压所述冷却液;
所述加压装置通过所述筒体连接到所述冷却液的流经路径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3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