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2511.0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傅学成;陈涛;胡成;包志明;张宪忠;陈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5/02;A62C37/3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灭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隧道灭火系统,包括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系统控制器(2)、压缩空气泡沫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所述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系统控制器(2)设置在隧道内的设备洞室中,数个所述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数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分别设置在隧道内的两侧壁上,数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和数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分别通过泡沫管路(3)与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连接,数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和数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分别通过信号控制线(4)与系统控制器(2)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通过信号控制线(4)与系统控制器(2)连接;
所述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包括消防水泵(1-4)、泡沫液罐(1-5)、泡沫液泵(1-8)、空气压缩机(1-12)、缓冲气罐(1-13)、泡沫产生器(1-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罐(1-1)、截止阀Ⅰ(1-2)、过滤器Ⅰ(1-3)、截止阀Ⅱ(1-6)、过滤器Ⅱ(1-7)、单向阀Ⅰ(1-9)、水流量调节阀(1-10)、水流量计(1-11)、气体流量计(1-14)、气体流量调节阀(1-15)、单向阀Ⅱ(1-16)、泡沫干管(1-18),所述水罐(1-1)出口依次通过截止阀Ⅰ(1-2)、过滤器Ⅰ(1-3)与消防水泵(1-4)的入口连接,所述消防水泵(1-4)出口通过水流量调节阀(1-10)、水流量计(1-11)与泡沫产生器(1-17)的水流进口连接,所述泡沫液罐(1-5)出口依次通过截止阀Ⅱ(1-6)、过滤器Ⅱ(1-7)、泡沫液泵(1-8)、单向阀Ⅰ(1-9)与水流量调节阀(1-10)和水流量计(1-11)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12)出口依次通过缓冲气罐(1-13)、气体流量计(1-14)、气体流量调节阀(1-15)、单向阀Ⅱ(1-16)与泡沫产生器(1-17)的气体进口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2)通过信号控制线分别与气体流量计(1-14)的输出信号端、泡沫液泵(1-8)的流量控制输入端、水流量调节阀(1-10)的控制输入端、水流量计(1-11)的信号输出端、气体流量调节阀(1-15)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泡沫产生器(1-17)的泡沫出口通过泡沫干管(1-18)与泡沫管路(3)相连通;
所述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包括单泡沫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1)和双泡沫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2),所述单泡沫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1)包括在箱体(5-11)内安装有一套压缩空气泡沫栓,一套压缩空气泡沫栓包括活动铰接头(5-12)、泡沫支管(5-13)、报警控制单元(5-14)、侧臂(5-15)、分区控制阀(5-16)、消防软管卷盘(5-17)、消防软管(5-18)、泡沫枪(5-19),所述消防软管卷盘(5-17)通过侧臂(5-15)和活动铰接头(5-12)固定在箱体(5-11)内,消防软管卷盘(5-17)上设有消防软管(5-18),消防软管(5-18)的一端连接泡沫枪(5-19),消防软管(5-18)的另一端通过分区控制阀(5-16)与固定在箱体(5-11)上的泡沫支管(5-13)出口连接,泡沫支管(5-13)入口伸出箱体(5-11)外与系统的泡沫管路(3)连通,所述报警控制单元(5-14)固定在箱体(5-11)内,所述报警控制单元(5-14)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分区控制阀(5-16)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控制线(4)与系统控制器(2)连接;
所述双泡沫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2)包括在箱体(5-11)内安装有两套压缩空气泡沫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按照相同间距交替布设在隧道的两侧壁上,即一侧的隧道壁上按照相同间距布设数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在每两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之间的中间位置所对应的另一侧的隧道壁上布设一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同一侧的两个相邻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之间的距离为30m~60m,每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距地面0.5m~1.5m;
在每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的上方安装一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或两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两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之间的距离为同一侧的两个相邻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之间距离的一半,压缩空气泡沫炮(6)固定在隧道壁上,距地面3m~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软管卷盘(5-17)上设有的消防软管(5-18)的长度为10m~40m。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灭火系统的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正常情况下,系统处于带电状态,空气压缩机(1-12)处于运行状态,以保证缓冲气罐(1-13)和气体管路中保持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消防水泵(1-4)与泡沫液泵(1-8)处于待机状态;
B)、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有三种系统启动模式供选择:
①现场人员就近打开一个或数个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按下报警控制单元(5-14)的启动按钮,报警信号通过信号控制线自动发送到系统控制器(2),系统控制器(2)接收到信号后打开对应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的分区控制阀(5-16),并启动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
②一个或数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利用自身的红外火焰探测器或紫外火焰探测器或数字图像火灾探测器自动探测和跟踪定位火灾,并将火灾报警信号通过信号控制线自动发送到系统控制器(2),系统控制器(2)接收到信号后打开对应压缩空气泡沫炮(6)的分区控制阀,并启动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
③隧道远程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火灾报警后,可以远程启动和操控一个或数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并启动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
C)、系统控制器(2)根据各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或各压缩空气泡沫炮(6)反馈的信号数量,自动调整水流量至已启动的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和压缩空气泡沫炮(6)所需的总水流量,同时泡沫液和气体流量也根据水流量自动调整,使其按照预设的泡沫溶液混合比和气液比进行混合,形成压缩空气泡沫,并通过泡沫管路(3)输送至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或压缩空气泡沫炮(6);
D)、有三种灭火模式供选择:
①通过现场人员手持箱体(5-11)内的泡沫枪(5-19)对准着火区域喷射压缩空气泡沫,进行有针对性的灭火扑救;
②通过压缩空气泡沫炮(6)自动跟踪对准着火区域喷射压缩空气泡沫,进行灭火;
③通过工作人员远程操控压缩空气泡沫炮(6)对准着火区域喷射压缩空气泡沫,进行灭火;
E)、当灭火完毕后,现场人员按下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报警控制单元(5-14)的停止按钮,向系统控制器(2)发送停止信号,或者压缩空气泡沫炮(6)探测不到火灾而自动向系统控制器(2)发送停止信号,或者工作人员远程停止各个压缩空气泡沫炮(6),向系统控制器(2)发送停止信号,系统控制器(2)根据各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和压缩空气泡沫炮(6)反馈的信号数量,及时调整水流量、泡沫溶液混合比和气液比,当所有报警控制单元(5-14)和压缩空气泡沫炮(6)都停止时,系统控制器(2)自动关闭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1),同时关闭压缩空气泡沫栓箱(5)和压缩空气泡沫炮(6)的分区控制阀,系统恢复正常情况下的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5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淬火起重机的松闸机构
- 下一篇:便携式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