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1028.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豹;王婷;邓娜;李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L5/00;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网络 设备 终端设备 |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将共同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第一网络侧设备将需要自身发送的数据映射到第一天线端口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天线端口并发送映射到所述天线端口的所述需要自身发送的数据给终端设备;其中,第一天线端口集合中的天线端口和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所使用的第二天线端口集合中的天线端口不完全相同。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第一网络侧设备和第二网络侧设备共同为同一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技术(也可以称为多天线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分集提升系统可靠性、空间复用提升系统容量、波束赋形提升小区覆盖。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的物理层基本技术即包括MIMO技术。
LTE的多天线系统中,为了区分不同的信道,定义了不同的逻辑端口(port),其中,用户级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在现有LTE系统中为DM-RS(英文: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通过天线端口5、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或者天线端口7-14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发送,所以这些用于发送DM-RS的天线端口又称为DM-RS端口。同样的,数据也会在不同的天线端口上进行发送,例如在天线端口5、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等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发送,这些用于发送数据的天线端口又称为数据端口。接收端可以利用与数据端口相同的天线端口上发送的DM-RS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
LTE在版本10中,引入了新的传输模式,即传输模式9,支持8个天线端口,并支持多用户MIMO传输。为了支持8天线传输,基站需要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如LTE中的PDCCH(英文: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中指示用户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如LTE中的PDSCH,英文: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数据对应的预编码层数以及DM-RS对应的天线端口号,终端设备通过检测PDCCH中相应的指示域,可以得到其接收的PDSCH数据包含多少层以及每层对应的天线端口,终端设备通过天线端口发送的DM-RS进行信道估计,然后进行PDSCH的数据解调。
LTE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英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版本11中,为了支持多点协作传输,引入了天线端口准共址,在LTE系统中简称为QCL(英文:Quasi Co-Located)的概念。从QCL的天线端口发送出的信号会经过相同的大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包括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信道增益和平均时延。为了支持终端设备从服务基站通过PDCCH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从协作基站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版本11中定义了一种新的传输模式,即传输模式10,主要引入了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资源元素映射以及准共址指示,在LTE系统中简称为PQI(英文:PDSCH RE Mapping and QCLIndicator),用来指示下行数据是从哪一个基站发送的,其对应的信道大尺度特征与哪一组天线端口一致。UE根据PQI,结合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配置的PDSCH映射消息元素,可以得知解调该下行数据需要使用哪一组天线端口对应的无线信道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1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连接管理器
- 下一篇:金属屏蔽罩单体式绝缘漆印刷方法及金属屏蔽罩单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