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7833.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焦兴爱;万海燕;董孝芳;刘宝义;赵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9/14;A61K35/6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输液 静脉炎 外用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具有药效迅速、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或不 能口服给药的患者,因此静脉输液治疗是住院或门诊患者常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 静脉输液疗法比以前增多,住院输液患者中有不少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输液性静脉炎的成因是由于长期输注都是使用的静脉,而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 合用药多,某些抗菌溶液的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 脉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并因此产生沿 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严重者可致受累静脉出现索条状改变和结节,局部组织发红、肿 胀、灼热、疼痛现象,有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输液性静脉炎的出现往往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干扰了正常的临床治疗。因此,十分 有必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在传统手术治疗静脉炎过程中,痛苦太大,费用 也高,恢复时间长,后遗症多。单纯的局部药物注射治疗,风险高,另外治疗后,很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好、见效快、使用简单方便、无 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 成:
谷芽3-5份,鸡矢藤2-4份,王不留行2-4份,水蛭1-3份,
藕节2-4份,艾叶3-5份,合欢皮2-4份,瓜蒌3-5份,
川贝3-5份,牛蒡子2-4份,怀山药5-8份,茜草2-4份,
青果3-5份,五倍子2-4份,糯稻根须3-5份,椿皮4-6份,
麦冬3-5份,白术4-6份,桃仁3-5份,水蛭4-6份。
青果又叫橄榄。
制备方法:以常规方法制成外敷巴布剂。
治疗方法:将巴布剂贴敷在患处和输液扎针处,一剂使用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药效平和稳定,疗效好、见效快、使用方便、无痛苦、防复发, 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该产品能够活血化瘀、清热散结、消肿止痛、消除过敏,能 够溶解血栓、淋巴结,加强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该产品能够有效抑制致炎物质释放,可使 结缔组织软化,防止血管硬化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扩张毛细血管、外周血管,提高血管 利用率,具有破血逐瘀,通脉止痛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
谷芽3克,鸡矢藤2克,王不留行2克,水蛭1克,
藕节2克,艾叶3克,合欢皮2克,瓜蒌3克,
川贝3克,牛蒡子2克,怀山药5克,茜草2克,
青果3克,五倍子2克,糯稻根须3克,椿皮4克,
麦冬3克,白术4克,桃仁3克,水蛭4克。
制备方法:以常规方法制成外敷巴布剂。
治疗方法:将巴布剂贴敷在患处和输液扎针处,一剂使用8小时。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
谷芽5克,鸡矢藤4克,王不留行4克,水蛭3克,
藕节4克,艾叶5克,合欢皮4克,瓜蒌5克,
川贝5克,牛蒡子4克,怀山药8克,茜草4克,
青果5克,五倍子4克,糯稻根须5克,椿皮6克,
麦冬5克,白术6克,桃仁5克,水蛭6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
谷芽4克,鸡矢藤3克,王不留行3克,水蛭2克,
藕节3克,艾叶4克,合欢皮3克,瓜蒌4克,
川贝4克,牛蒡子3克,怀山药6克,茜草3克,
青果4克,五倍子3克,糯稻根须4克,椿皮5克,
麦冬4克,白术5克,桃仁4克,水蛭5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临床研究总结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