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7824.1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高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6 | 分类号: | E06C1/36;E06C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登高 操作 采油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采油树得到广泛的应用,采油树井口距离地面一般高度为1.5—2m,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在采油树井口进行作业,由于采油树井口高度较高,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极其不便利。
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在采油树井口进行作业时,通常采用一定长度的作业梯,作业梯直接搭接在采油树上进行作业。作业梯一般由两根长杆做边,中间横穿着适合攀爬的横杆,作业梯竖直高度一般约为1.5m左右,重量约为10kg,工作人员站立在作业梯的横杆上在采油树井口进行作业。
使用作业梯在采油树井口作业,由于作业梯无法有效的固定在该采油树上,所以当工作人员站立在在作业梯子的横杆上作业时,存在工作人员摔伤等安全隐患,因此,作业梯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采油树作业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与地面接触的一端、与采油树接触的一端连接稳定性均较差,不利于操作人员作业。现提供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在作业梯的顶部梯段设置悬挂爪增强与采油树连接的稳定性,底部梯段设置支承装置加强作业梯位于地面的稳定性,解决了作业梯使用过程中稳定差、易摇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发明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由顶部梯段、中间梯段、底部梯段,按从上至下的顺序首尾连接而成,所述顶部梯段、中间梯段、底部梯段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梯柱,梯柱之间设有踩板;顶部梯段的梯柱顶端的外侧壁设有悬挂爪,底部梯段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与梯柱插接的支撑装置。
现有作业梯结构为两根长杆做边,中间横穿横杆,横杆的个数可以根据长杆的长度设置多个,钻井石油作业人员将作业梯斜搭在采油树上,攀爬作业梯对采油树进行仪表检查等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作业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且为单点接触,易于滑动,尤其是光滑的地面;作业梯倚靠在采油树上,相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防止作业梯顶端滑动,可知,作业梯与地面、采油树的接触的稳定性均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作业梯结构在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支撑装置,增加作业梯的稳定性,预防操作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作业梯摇晃。其中支撑装置的结构可以为在底部梯段的梯柱两端增设斜向支撑块,斜向支撑块与梯柱以两者的连接端所在的竖直轴对称,也可以为多个斜向支撑块、梯柱与地面接触的多个点构成稳定的正三边形或正四边形、正多边形,防止滑动。顶部梯段的梯柱顶端的外侧壁安装的悬挂钩,也成为锁紧钩,其主要作用是将钩状结构悬挂或锁紧在采油树上,从而将作业梯的上端固定,从而解决了作业梯在使用过程中顶端滑动,底端滑动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一端具有四边体的支撑部,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与位于底部梯段的梯柱连接。这里对支撑装置的结构作具体限定,第一支撑腿的支撑部的结构与梯柱的结构相同,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使用过程中,竖向放置,一端与地面接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腿上,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与位于底部梯段的梯柱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在底部梯段的梯柱上开设贯穿通孔,第一支撑腿可穿过贯穿通孔延伸至两个梯柱之间。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设置增加了底部梯段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限定所述圆环形凹槽内设有硅胶密封圈,可有效增强圆环形凹槽与圆柱棒连接时的紧密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限定所述导气装置还包括紧固座,所述紧固座套设在锥形筒外,且在紧固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圈,在锥形筒的中部固定有与环形挡圈卡接的凸起。在锥形筒外套设紧固座,且紧固座通过环形挡圈与凸起的卡接配合固定在锥形筒上,锥形筒与紧固座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满足在导气头与导气座配合时,导气座的内外壁分别与锥形筒的外壁以及紧固座的内壁相接触,使得导气头的连接更加紧固。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支撑腿的结构与第一支撑腿的相同,更好的增强底部梯段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支撑腿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凸块,第一支撑腿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的形状适配。对支撑装置结构的优选,限定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的连接方式,当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均延伸至梯柱之间,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适配连接,即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对称分布在底部梯段的两侧,分散了作业梯及作业人员的重力,利于操作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高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高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7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