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热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3056.2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东升;陆伟;宋自力;袁国庆;李军付;赵创;李俊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39/02;C10K1/02;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热解 系统 | ||
1.一种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系统包括:
转式辐射床(10),所述转式辐射床(10)上设置有煤进料口(101)、热介质进口(102)、 半焦出口(103)及荒煤气出口(104);
半焦冷却装置(20),所述半焦冷却装置(20)包括冷却入口(201)和冷却出口(202), 所述半焦出口(103)与所述冷却入口(201)相连通;
半焦筛分装置(30),所述半焦筛分装置(30)包括筛分入口(301)和第一筛分出 口(302),所述筛分入口(301)与所述冷却出口(202)相连通;以及
热风炉(40),所述热风炉(40)上设置有半焦进口(401)和热风排气口(402), 所述半焦进口(401)和所述第一筛分出口(302)相连通,所述热风排气口(402)与所 述转式辐射床(10)上的所述热介质进口(10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式辐射床(10)上还设置有热 介质出口(105),所述热介质出口(105)通过第一风机(11)与所述热介质进口(102) 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40)上的所述热风排气 口(402)通过热风输入管道与所述转式辐射床(10)上的所述热介质进口(102)相连 通,所述第一风机(11)与所述热风输入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系统还包括荒煤气除尘装 置(50),所述荒煤气除尘装置(50)包括荒煤气入口(501)、净化荒煤气出口(502) 以及半焦粉尘出口(503),所述荒煤气入口(501)与所述转式辐射床(10)上的所述荒 煤气出口(104)相连通,所述半焦粉尘出口(503)与所述热风炉(40)上的所述半焦 进口(40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系统还包括第二风机(12), 所述第二风机(12)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筛分出口(302)与所述半焦进口(401)之间的半 焦输送管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焦粉尘出口(503)与所述半焦 输送管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40)包括:
燃烧室(41),所述燃烧室(41)上设置有烧嘴(411)、助燃风进口(413)及所述 半焦进口(401);以及
沉降室(42),所述沉降室(42)与所述燃烧室(41)相连通,所述沉降室(42)上 设置有集灰斗(421)和所述热风排气口(4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室(41)与所述沉降室(42)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热风排气口(402)位 于所述沉降室(42)的顶部,所述集灰斗(421)位于所述沉降室(42)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室(41)与所述沉降室(42)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沉降室(42)中设置有 一个或多个挡风板(422),所述挡风板(422)和所述沉降室(42)的内壁之间形成弯折 的导风通道,且所述热风排气口(402)位于所述沉降室(42)的远离所述燃烧室(41) 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40)中,所述燃烧室(41) 和所述沉降室(42)之间的通路上还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上设置有调节风进气口。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系统还包括冷却螺旋输送 器(13),所述半焦粉尘出口(503)通过所述冷却螺旋输送器(13)与所述半焦输送管 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30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