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2233.5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银法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痤疮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常发生在青年男女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自限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侵犯面部、背部和胸部等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 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痤疮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于15~30岁男女青年。 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间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旺盛,使皮脂腺 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脂栓”,且与遗传因素有关,但 其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现代西医学亦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常 因影响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恼。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 度重视。
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 疮”等。
病因
确切的病因尚未清楚,可能涉及雄性激素、皮脂生成和痤疮杆菌感染等因 素,遗传也是个重要方面。严重的痤疮患者血中雄性激素前体明显增加,轻症 患者只是组织雄性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功能亢进,生成过多皮脂,也是痤疮 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痤疮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与炎症性皮损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和胸背部。初发的基本损害是粉刺,无明显炎症。粉 刺为针头大的小结节,“黑头粉刺”位于开放的毛囊口顶端,可挤出较硬的脂 栓。无“黑头”而位于皮内,但可触及的小结节,称为“白头粉刺”或“闭合 性粉刺”。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出现各种炎症性皮损及后遗病变,包括红色小 丘疹、小脓疱、炎性结节、囊肿、脓肿、窦道和瘢痕等。按病变的主要表现, 分以下几个临床类型:
①丘疹性痤疮
以炎症性丘疹为主,丘疹中央有时可见粉刺。
②脓疱性痤疮
以小脓疱为主,伴有炎性丘疹。
③囊肿性痤疮
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感染后即成脓肿,常破溃溢脓,形成窦 道和瘢痕。
④结节性痤疮
侵犯部位较深,形成深在的炎性结节。
⑤萎缩性痤疮
炎症性病损消退后遗留许多凹坑状萎缩性瘢痕。
⑥聚合性痤疮
皮损多形,可出现各种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病变。病情往往较重。
⑦暴发性痤疮
偶见于青年男性。突然出现许多炎症很重的皮损,形成结节和溃疡,除局 部疼痛不适外,还可伴有全身发热和多发性关节痛。后期遗下显著的瘢痕。
本病的发生多数是始于青春发育期,但个别病例可早至6~8岁,或晚至30 岁以后。自然病程长短不一,但绝大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后可自行痊愈或症状好 转。少数患者的痤疮期可一直迁延到30~40岁。病情轻重的波动很常见,有的 在夏季减轻,有的在月经期加重。
药物治疗
①抗生素
四环素及其同类广谱抗生素常用于痤疮治疗,有显著效果。此外,抗生素 本身也具有抗炎作用。
②异维A酸(13-顺维A酸)
适用于严重而顽固的结节囊肿性痤疮;对用一般疗法无效,又可能给患者 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的其他类型痤疮,也可酌情使用。有时可略缩短,因为皮损 若已消退70%~80%,停药后病情仍会继续改善。经足量治疗后,大多数病例可 长期缓解。少数病例在停药后复发者,可在停药8周后给予第2个疗程。
③糖皮质激素
通常用泼尼松。只用于皮损炎症反应明显,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的病例。 对炎症特别严重的痤疮和在用维A酸的初期,泼尼松可有效控制症状,防止不 良后果的发生。对有11或12羟酶阻滞物或雄性激素含量过高的女性病例,少 量糖皮质激素与雌性激素并用,可更大程度地降低血浆雄性激素含量,提高疗 效。
④氨苯砜
本药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主要用于严重的结节囊肿性痤疮和暴发性痤疮, 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⑤中药治疗
以髓入手,全身治疗,使病症开始好转,人体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痤疮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银法,未经王银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