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2061.1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原崇新;赵新福;金龙;胡忠民;郭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林波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构件 加工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加工工装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工装制造成本高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包括由泡沫制成的基底、至少包覆在基底正面的加工表面层、以及真空装置;加工表面层由玻璃纤维制成;真空装置的吸气口连通至加工工装的上表面。本发明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加工方便,玻璃纤维的加工表面层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不必进行防锈处理。本发明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的加工方法流程简明,加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以及该加工工装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加工。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加工工装来固定、定位复合材料构件,当复合材料构件具有复杂曲面时需使用单独的加工工装。
现有加工工装多由金属材料(铝、钢为主)制成,通常是将坯料上表面铣成复合材料构件的形状、下表面作为基准面通过夹持工具或螺丝等固定在加工平台上。该加工工装的缺陷是:金属材料成本较高且不易加工,导致复合材料构件的机械加工成本较高;当加工工装体积较大时重量也较大,搬运和装卸都不方便;需要定期地进行防锈处理,人力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造成本低、重量轻的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工流程简明的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的加工方法。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所述加工工装包括由泡沫制成的基底、至少包覆在所述基底正面的加工表面层、以及真空装置;所述加工表面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真空装置的吸气口连通至所述加工工装的上表面。
特别是,在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密封圈的范围内。
特别是,在所述上表面上形成有多条横纵交错的凹槽,至少一个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凹槽内。
特别是,在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吸气口。
进一步,在所述基底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上端连接至吸气口。
更进一步,在所述基底的内部或底部挖出空腔。
特别是,在所述基底的底部设置有透气毡,所述导气孔的下端插入所述透气毡中;真空管一端插入所述透气毡中,另一端连接至真空泵。
特别是,所述真空装置包括吸气口、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管一端连接至所述吸气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真空泵。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述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利用胶粘剂将PVC泡沫粘接形成目标厚度的板状结构;
步骤2、将板状结构按照待加工复合材料构件的形状加工形成基底;
步骤3、在所述基底的至少上表面上铺放玻璃纤维,经真空液体成型工艺后形成加工表面层;
步骤4、在所述加工表面层的外边缘处挖出一条环状沟槽,在所述环状沟槽中放置密封圈;
步骤5、在所述加工表面层的上表面挖出多条横纵交错的凹槽,全部凹槽互相之间相连通;
步骤6、在所述凹槽内至少开通一个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连通至真空泵。
再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述复合材料构件用加工工装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