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秋葵育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9908.0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敏;贾双双;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葵 育苗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秋葵育苗的方法,属于蔬菜育苗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绿秋葵(Abelmoschusesculentus)又名咖啡黄葵、秋葵、羊角豆,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 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嫩荚为食,因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糖以及矿物质、黄酮、 游离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而备受人们青睐。黄秋葵现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 带和亚热带最为普遍,我国南北方各地已均有栽培。其属短日照植物,对光照条件尤为敏 感。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及其以北的地区,由于气候、光照等因素的限制,黄秋葵主要采用设 施栽培模式。因此,早春弱光天气已成为了培育健壮幼苗的限制性因素,采用人工光源调控 设施育苗与栽培已成为必要的光调控手段。
光既作为一种能源控制着光合作用,还是一种触发信号,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采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植物,发现植物对紫外光UV-A(320~380nm)、紫外光UV-B(280 ~320nm)、蓝光(380~500nm)、红光(620~700nm)和远红光(700~800nm)特别敏感。其 中,蓝光在叶绿素形成、叶绿体发育和气孔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设施栽培中利用 人工光源补充自然光照的不足或者代替自然光已经成为环境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 手段。目前,长期使用的人工光源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高低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镝灯 等,其中高压钠灯和镝灯是发光效率和有效光合成效率较高的光源,但是其发射光谱不能 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光谱相吻合,不能对植物近距离照射,对植物生长光激励效率不高, 而且热辐射多、效率低、耗电量大、成本高。因此,引进发光性能好、节能、产热低、寿命长的 新型光源,对提高植物育苗设施内的电能和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稀土植 物生长灯是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选择配比和运用,调出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光谱,其 光效分布均匀,是其他同瓦数节能灯的两倍,一般日光灯的三倍,而且使用寿命长。近年来, 利用人工光源进行环境调控植物生长的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已 经开展了一些相关光调控植物生长的应用研究,其部分结果已证实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 生理特性表现出了显著促进效应,但是也发现了不同植物物种或品种产生的光生物学效应 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因此,为了筛选适合绿秋葵育苗的人工光源,优化设施秋葵人工育苗和 栽培体系,有必要利用优质人工光源进行光源环境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
本方法探索了一种绿秋葵育苗的方法试验,建立了完整可行的试验方法,操作步 骤简单,试验效果稳定、清楚,因此无论是在科研、检测以及学生试验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应 用。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秋葵育苗的方法。
技术方案
1、一种绿秋葵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幼苗的制备:挑选大小一致的绿秋葵种子,播入基质为蛭石+草炭+营养土(1.5V∶ 1.5V:1V)的穴盘中,并将穴盘悬浮在盛有水的周转箱中进行水培育苗,7-10d子叶展平后, 移栽至基质为蛭石+草炭+营养土(1.5V∶1.5V:1V)的营养钵中待生长至2-3片真叶;
2)光源处理:然后将带有2-3片真叶的绿秋葵幼苗放置于蓝红组合2:8的稀土植物光下 培养,保持光强均为100μmol/m2·s,光周期为12h/d,以浇灌Hoagland’s营养液进行常 规管理,环境温度保持24~26℃,相对湿度为55%~60%,处理45d;
3)光源:所述的光照处理的光源是一组稀土植物光源,所述的光强是通过调整灯的数 量和灯到植株冠层的距离来控制,所述的光周期采用一个定时装置来控制。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秋葵育苗的方法。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 效果好;2)节省能源环保;3)植株生长快速健壮。本发明方法和结果为开展与绿秋葵育苗相 关的蔬菜学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和依据。
附图说明
表1,与对照(CK)相比,蓝光(B)、蓝红复合光(BR=2:8)、红光(R)和紫光(P)处理的 绿秋葵幼苗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根长、茎粗、节间距、株高和壮苗指数不同程度增加,并 均以BR2:8处理最高;图1,绿秋葵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在各光质处理间表 现趋势基本一致,即BR2:8处理下均最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9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花苜蓿高产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地球葡萄埋土过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