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收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9745.6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章圣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收发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变频信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三维集成的方式实现微小型化设计的多通道收发组件,包括两个6通道窄带接收模块、宽带发射模块、宽带接收模块、窄带接收中频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本振模块和时钟信号模块;整体呈三层结构,其中上层包括实现Ku频段到275MHz的两个6通道窄带接收模块和窄带接收中频模块;中间层包括电源控制模块;下层包括实现两次变频的宽带发射模块和宽带接收模块、时钟信号模块。各层之间电源及低频信号通过连接器互连,射频信号通过绝缘子互连。本申请产品内部空间三层互连,模块及PCB板较多,因此复杂度较高,集成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信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三维集成的方式实现微小型化设计的多通道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
变频信道是无线电通信、雷达系统的关键部分。为满足弹载、机载等使用环境的要求,在满足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的情况下还必须满足其特殊的安装和使用环境。变频信道通常包括一路接收、一路发射以及一路本振源。接收通道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直接变频到中频,在通过滤波器提取需要的信号;发射通道个中频信号直接变频到射频信号,然后通过滤波放大后输出;传统方式下的变频信道采用混合集成的方式完成电路实施。
面对目前各通信及雷达平台对变频信道的体积、外形要求逐步严苛后,传统方式的弊端组件显露,其缺陷主要有以下两点:
1、采用混合集成方式实现的变频信道,器件按照直线进行排列,且无源滤波器采用分离的器件进行,导致整个体积庞大,无法与平台的气动性能联合考虑;
2、采用传统的一收一发的模式,集成度低,电路组装复杂,导致工艺要求高,且批量生产一致性差。
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0720174672.X,申请日:2007-08-21,公开号为:CN201087947,公开日:2008-07-16,名称为“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头”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通道数字上变频系统,包括通道数据输出端口、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多通道NCO产生模块、第一级复数调制和信号累加处理模块、第二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增益调节模块、本振抑制模块,所述通道数据输出端口顺序通过第一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一级复数调制和信号累加处理模块、第二级内插滤波器组、第二级复数调制处理模块、第三级正交调制处理模块、增益调节模块与本振抑制模块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多通道NCO产生模块输出端口与第一级复数调制和累加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口连接。
上述专利虽然也能实现多通道的信号变频,但是其不是采用数字处理方式,并且整体外形较大、功耗较高,集成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多通道收发组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通道收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6通道窄带接收模块、宽带发射模块、宽带接收模块、窄带接收中频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本振模块和时钟信号模块;整体呈三层结构,其中上层包括实现Ku频段到275MHz的两个6通道窄带接收模块、窄带接收中频模块和本振模块;中间层包括电源控制模块;下层包括实现两次变频的宽带发射模块和宽带接收模块、时钟信号模块。各层之间电源及低频信号通过连接器互连,射频信号通过绝缘子互连。
所述三层结构互连通过LTCC小模块实现,将放在同一水平面的多个芯片或器件分解到空间上垂直的多个水平面上,把印有电路图形的平面电路,通过层间垂直互联向Z向拓展为三维电路的生瓷片叠层。
所述下层还包括有参考源模块和收发本振模块,所述参考源模块是1个独立晶振,所述收发本振模块是2个独立PCB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9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控制器及射频定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信号过滤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