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防火外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8132.0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197/02;C09D5/18;C09D7/12;C08G18/75;C08G18/12;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J9/14;C08J9/08;C08J9/10;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防火 外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防火外墙板。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建筑总能耗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0%,居耗能首位,而且建筑用能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仍在逐年上升,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社会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其中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是现在建筑节能降耗的重点之一。现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方式主要有三种,外墙内保温、外墙内保温及夹心保温三种方式。这三种保温方式各有优缺点,外墙外保温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的避免冷热桥的产生、有效保护主体结构,然而其缺点在于目前广泛采用的有机类保温板其防火性能相对不佳,且其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外墙内保温的优点在于施工相对简单,造价较低,然其缺点也很明显,采取外墙内保温的方式难以避免冷热桥的产生,墙体与保温层的结合处易产生结露、发霉等现象;夹心保保温的优点在于,其对保温材料的要求尤其是对保温材料的强度要求较低,缺点在于不能避免冷热桥的产生,施工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围护结构的节能保温功能,降低工程现场施工难度,增加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板的防火安全性能,人们研发出了节能墙板。聚氨酯发泡板具有较好保温效果,但防火性能差。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高温防火外墙板,耐高温防火性能优异,耐水性能优秀,硬度高,耐压缩性能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防火外墙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基层、耐火保温层、抹面砂浆层、防水层、装饰涂层和耐磨层;
其中耐火保温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对苯二酚27~30份,六氯环三磷腈11~14份,聚氧化丙烯二醇18~22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65~70份,三甲基戊二醇50~60份,葡萄糖3~4份,有机铋催化剂DY-200.3~0.6份,发泡剂25~35份,发泡助剂9~12份,坡缕石19~22份,白云石13~16份,硅藻土6~9份,玻璃纤维5~8份,秸秆丝12~15份,氢氧化镁16~19份,防老剂2~3份。
优选地,耐火保温层原料中,发泡剂按重量份包括:2-甲基庚烷20~23份,发泡剂AC11~14份,发泡剂OBSH3~6份,碳酸氢铵15~18份。
优选地,耐火保温层原料中,发泡助剂按重量份包括:氧化锌1.5~2.5份,硬脂酸铝3~6份,尿素5~8份,聚硅氧烷-多烷氧基醚共聚物2~3份。
优选地,耐火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对苯二酚、氢氧化钾和甲苯混合均匀,再滴加含六氯环三磷腈的甲苯溶液,升温,保温,用碱溶液洗涤得到有机相,然后将有机相减压蒸馏,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物料a;
S2、将物料a和聚氧化丙烯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充入干燥氮气进行保护,升温,保温,降温得到物料b;
S3、向物料b中加入三甲基戊二醇、葡萄糖、有机铋催化剂DY-20、发泡剂、发泡助剂、坡缕石、白云石、硅藻土、玻璃纤维、秸秆丝、氢氧化镁、防老剂和丙酮混合均匀,涂覆在基层表面,然后升温,保温得到耐火保温层。
甲苯和丙酮在制备过程中起到溶剂的作用,不参与反应,无需限定用量。
优选地,耐火保温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对苯二酚、氢氧化钾和甲苯混合均匀,再滴加含六氯环三磷腈的甲苯溶液,升温至105~110℃,保温7.5~8.5h,用碱溶液洗涤得到有机相,然后将有机相减压蒸馏,真空干燥,重结晶得到物料a;
S2、将物料a和聚氧化丙烯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充入干燥氮气进行保护,升温至75~85℃,保温180~200min,降温至30~35℃得到物料b;
S3、向物料b中加入三甲基戊二醇、葡萄糖、有机铋催化剂DY-20、发泡剂、发泡助剂、坡缕石、白云石、硅藻土、玻璃纤维、秸秆丝、氢氧化镁、防老剂和丙酮混合均匀,涂覆在基层表面,然后升温至122~128℃,保温200~220min得到耐火保温层。
优选地,耐火保温层原料中,对苯二酚、六氯环三磷腈、聚氧化丙烯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28~29:12~13:19~20:66~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8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