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钌络合物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7810.1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合物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钌络合物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含苄胺官能团的钌络合物配体及其相应钌络合物催化剂,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催化剂是指以金属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固体催化剂。主要是贵金属及铁、钴、镍等过渡元素。有单金属和多金属催化剂。
近半个世纪以来,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十分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环境工程和精细化工工业。其中钌在有机物如烯烃和醇的催化氧化中具有很好的活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加氢性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活化N2和H2分子,适用于低温低压下合成氨;因而对钌催化剂进行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Ru原子的电子结构为4d75s1,是氧化态最多的元素,每一种电子结构又具有多种几何结构,为多样的Ru配合物合成提供良好的基础,因而广泛应用于烯烃复分解聚合和异构化等有机合成反应中
以钌催化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为例。
1、主催化剂:
在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中,Ru、Ni、Pt、Rh、Pd和稀土(La、Eu、Yb)等第VIII族及周边的金属都具有一定的活性。使用Pt、Ir、Pd等金属的络合物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烯时,环己烯选择性几乎100%,收率可达90%,但该过程过于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采用苯蒸气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烯时,Ni、Ru、Rh都是较好的催化剂,但因其反应条件苛刻,使得环己烯得率很低。大量研究表明,对于目前研究得最多、并且已用于工业生产的气液液固相法催化加氢,Ru是最合适的主催化剂,它可有效抑制环己烯的深度加氢,具有较高的苯选择加氢性能。但是,Ru催化剂的性能,也受到催化剂前驱体、制备方法、助剂和载体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液相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反应,钌是最适宜的催化剂。随着活性组分前驱体RuCl3·3H2O、Ru(acac)3、Ru(Ac)3和Ru(NO)(NO3)3的不同,钌的分散状况、电子云密度等发生变化,从而对反应活性、环己烯的选择性和得率影响较大。Milone等的研究发现,以RuCl3·3H2O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苯部分加氢时有着较高的环己烯选择性。其可能的原因是,使用RuCl3·3H2O作为前驱体时,催化剂中将残留少量Cl-,这些残留的Cl-优先占据催化剂上一些对环己烯吸附能力非常强的活性位,从而有利于环己烯脱附,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此外,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氯离子,还可能与水形成氢键,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表面的亲水性,而催化剂表面亲水性的提高有利于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但在催化剂的表面引入Cl元素,催化活性会显著降低,所以如何控制Cl元素的含量,获得较佳的反应活性和环己烯选择性,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助催化剂
助催化剂也称促进剂,它是催化剂中含量较少的物质。虽然它本身常无催化活性,但加入后,可大大提高主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或寿命。假设在苯选择加氢制备环己烯的钌基催化剂中加入加氢能力比钌弱,但与环己烯间的吸附比钌强的助剂,利用它从钌上夺取环己烯,或者减少钌催化剂活性点附近潜在的氢的数量,使环己烯深度加氢难以进行,从而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众多文献报道,在苯选择加氢负载型钌催化剂中加入一种或几种金属元素,如K、Fe、Co、Cu、Ag、Au、Zn、Mn等作助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由于助催化剂本身常无活性,因此助催化剂的加入量有最佳值,即添加量在钌重量的0.01~0.2倍时效果最好。
Zn、Fe、Co、La、Ni和稀土金属等,这些过渡金属具有空的d轨道,可以与环己烯产生强作用力,从而与Ru活性位争夺环己烯,促进环己烯从催化剂上脱附,进而提高环己烯收率;同时,助催化剂的加入还能占据部分钌活性位,从而减少环己烯深度加氢的几率。同时,有些助剂如Fe、Ce、B的加入还起着结构助剂的作用,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稳定性,提供一个不适宜环己烯继续加氢的微环境。此外,以贵金属Pd、Pt为助剂对Ru-B/ZrO2催化剂进行改性,苯加氢反应结果表明,Pd、Pt元素的加入可明显提高环己烯得率。
3、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齐聚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钌卡宾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