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7569.2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慧;赵晓磊;李启程;喻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七星街道金源机床配件经营部 |
主分类号: | B27M3/24 | 分类号: | B27M3/24;B27C5/02;B27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面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质筷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通常在木质筷子加工的过程中,因为要对工件的两头进行加工和打磨,大批量生产如果每个都是人工来进行翻转,必将会增加人工的劳动强度,因此设计一种自动的生产设备时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包括一号工作台,所述一号工作台一侧设有二号工作台,所述一号工作台和二号工作台内部均为空心结构,所述一号工作台和二号工作台下表面均设有移动行走机构,所述一号工作台上设有旋转供刀机构、夹取机构、加工机构、固定夹取机构和移动夹取机构,所述旋转供刀机构与夹取机构和加工机构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夹取机构位于旋转供刀机构和加工机构中间,所述固定夹取机构与移动夹取机构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固定夹取机构位于移动夹取机构的左侧,所述一号工作台后侧设有送料机构,所述二号工作台上设有移动传送机构,所述移动传送机构与移动夹取机构边缘处相搭接,所述旋转供刀机构由设置在一号工作台上表面的矩形安装板、设置在矩形安装板上且与矩形安装板相垂直的竖直安装板、设置在竖直安装板后表面且旋转端都穿过竖直安装板的多个一号旋转电机、设置在每个一号旋转电机旋转端上的滚轮、依次连接多个滚轮的一号传送带、设置在一号传送带上分布均匀的多个矩形凹槽共同构成的,所述移动夹取机构由设置在一号工作台上的一组横置凸起滑轨、设置在每个横置凸起滑轨上的一号矩形箱体、开在每个一号矩形箱体内侧表面上的一号圆形开口、嵌装在每个一号圆形开口内的轴承、贯穿一组轴承的转动轴、设置在其中一个一号矩形箱体内且与转动轴一端面相连接的二号旋转电机、套装在转动轴上的二号矩形箱体、设置在二号矩形箱体侧表面上的电控卡盘共同构成的,所述一号工作台侧表面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供刀机构、夹取机构、加工机构、固定夹取机构和移动夹取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夹取机构由设置在一号工作台上的圆形垫板、设置在圆形垫板上表面的一号转动臂、铰链连接在一号转动臂上的二号转动臂、铰链连接在二号转动臂上的三号转动臂、设置在三号转动臂上的机械手共同构成的。
所述固定夹取机构由设置在一号工作台上的安装基座、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三号矩形箱体、开在三号矩形箱体侧表面的二号圆形开口、设置在三号矩形箱体内且通过二号圆形开口伸出二号矩形箱体外的三号旋转电机、设置在三号旋转电机旋转端上的四爪卡盘共同构成的。
所述传送机构由开在二号工作台上表面向下倾斜矩形通槽、设置在二号工作台侧表面且与倾斜矩形通槽一端相匹配的矩形电磁挡门、设置在倾斜矩形通槽另一端的矩形收集盒共同构成的。
所述加工机构由设置在一号工作台上且旋转端为水平的四号旋转电机、设置在四号旋转电机旋转端的滚珠丝杠、套装在滚珠丝杠上的移动箱、设置在移动箱上且与移动箱相垂直的伸缩支杆、设置在伸缩支杆上表面的矩形板、设置在矩形板上且伸缩端向前的一号气缸、设置在一号气缸上的五号旋转电机、设置在五号旋转电机旋转端的刀头安装板、嵌装在刀头安装板上的刀头共同构成的。
所述控制器内设有PLC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容触摸屏和市电接口。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能好且自动旋转掉头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用于木筷双面加工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加工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旋转供刀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夹取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移动夹取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七星街道金源机床配件经营部,未经新昌县七星街道金源机床配件经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7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