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人体前臂仿真骨折模型的力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5473.2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4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慧;魏德健;刘静;张俊忠;马金刚;李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人体 前臂 仿真 骨折 模型 力度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人体前臂仿真骨折模型的力度调节装置,包括拉力调节机构和转向滑轮,所述拉力调节机构包括转速可调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钢丝,所述钢丝末端绕过转向滑轮并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配合有滑轨,滑块一侧连接有平行于滑轨的拉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模拟正骨过程中肌肉拉力的个体差异,使正骨训练更加贴近实际,能够帮助培训医生迅速掌握手法技术特点,提高手法技能水平和效果,缩短成才之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前臂仿真骨折模型的力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骨折模型上的肌肉拉力,从而模拟正骨过程中肌肉拉力的个体差异,使正骨训练更加贴近实际。
背景技术
目前,骨伤科正骨手法的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述、挂图或绘图的应用、实体模型、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教学等几种形式。各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正骨手法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训练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已有的骨折模型往往只能体现单一的肌肉拉力,不能很好的模拟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病患的肌肉拉力,导致模型可用性受限。
另一方面,手法的治疗效果主要靠力来体现,手法“力”产生的刺激量与动作运动的准确性、作用力的大小及频率等密切相关。其中手法动作运动可以通过专业演示、视频等形式被逐渐认识和掌握,但力大小、频率的动态变化无法直观、定量地展示,其蕴涵的手法技巧难以得到充分认识。因此,领悟掌握手法技巧、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再现专家在体手法操作的动态变化,认识手法动力学特征,进行正骨手法培训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非常必要。它的临床应用能够帮助培训医生迅速掌握手法技术特点,提高手法技能水平和效果,缩短成才之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人体前臂仿真骨折模型的力度调节装置,能够模拟正骨过程中肌肉拉力的个体差异,使正骨训练更加贴近实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人体前臂仿真骨折模型的力度调节装置,包括拉力调节机构和转向滑轮,所述拉力调节机构包括转速可调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钢丝,所述钢丝末端绕过转向滑轮并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配合有滑轨,滑块一侧连接有平行于滑轨的拉栓。
上述拉力调节机构还包括逆止轴承和固定支架,所述逆止轴承穿在绕线轮内并与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圆形的摩擦盘,所述摩擦盘中心穿有拉杆,拉杆一端延伸至摩擦盘外侧并连接有手调旋钮,拉杆另一端活动穿过逆止轴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绕线轮的外侧端面上,所述绕线轮的内侧端面与摩擦盘相贴近。
上述绕线轮与转向滑轮之间的钢丝上接有弹性拉伸件。
上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两个对称连接在摩擦盘上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摩擦盘相垂直,并且连接片上设置有螺栓孔。
上述绕线轮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模拟正骨过程中肌肉拉力的个体差异,使正骨训练更加贴近实际,能够帮助培训医生迅速掌握手法技术特点,提高手法技能水平和效果,缩短成才之路。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拉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力调节机构,1.1手调旋钮,1.2拉杆,1.3摩擦盘,1.4连接片,1.5逆止轴承,1.6绕线轮,1.7螺母,1.8把手,2钢丝,3弹性拉伸件,4转向滑轮,5滑轨,6滑块,7拉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5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传动演示台
- 下一篇:一种龙吸水现象演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