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加装电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3446.1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泰鸿源电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1014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多层 住宅 建筑 电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加装电 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规定:
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根据上述规范,即90年代以前,7层以下居民楼,不装电梯。在《住宅设计 规范》GB50096-2011中,延续了这一规定。然而,现有在7层以下的老楼居住的 老年人出行困难,但是老楼的结构已经成型,楼道过窄已经无法在内部加装电 梯。另外,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现,对既有多层住宅建筑额外加 装电梯的需求也迫切而现实。现在需要一种对居民影响最小的电梯加装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加装电梯的创新方案, 从对现有居民的影响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加装电梯的方法。该 方法包括:在既有建筑的底层,在楼梯的楼道外窗所在一侧的楼梯外墙壁处开 建新单元门洞和底层的电梯门洞,所述新单元门洞和所述底层的电梯门洞分开 地建立在所述楼梯外墙壁的两侧;利用用于既有建筑指定中间楼层以上的中间 层的楼道外窗和用于顶层的楼道外窗来开建用于中间层的电梯门洞和用于顶层 的电梯门洞;安装电梯井道结构,所述电梯井道结构包括下部井道、上部井道 和轿厢平移传动系统,在所开建的底层的电梯门洞所处的楼梯外墙壁处架设下 部井道,在所开建的用于中间层的电梯门洞和用于顶层的电梯门洞所处的楼梯 外墙壁处架设上部井道,并且在所述指定中间楼层处、在楼梯外墙壁处横向地 安装所述轿厢平移传动系统,所述轿厢平移传动系统用于在下部井道和上部井 道之间横向地移动将被安装在电梯井道结构内的电梯轿厢;以及在所安装的电 梯井道结构内安装电梯轿厢和轿厢提升系统。
较佳地,所述开建新单元门洞为:将所述既有建筑的单元门洞作为所述新 单元门洞;或者将所述既有建筑的单元门洞改建为所述新单元门洞。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修建用于所述下部井道的电梯井道基础和 所述上部井道的电梯井道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所述上部井道的电梯井道基础可以包括地坑和支撑机 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由模块化部件搭建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井道和/或所述上部井道采用钢架结构或者高强混凝土 浇筑结构建造。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井道和/或所述上部井道被建造为观光电梯井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加装电梯的方法,尽可能地利用既有建筑的特 征,对既有建筑的破坏最小,同时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最小。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装电梯的方法所适用于的既 有多层住宅建筑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对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进行加装电 梯的准备工作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对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加装了电梯 后的整体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轿厢平移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A和图1B,其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装电梯的方法 所适用于的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建筑物的两种不同建筑布 局,并且左侧是前视图,右侧是侧面剖视图。图1A示出了住宅建筑的单元门 (或者公共出入口)位于楼道(其中设置有楼梯)的左侧,其中心线与楼道外 窗中心线并非处于一条竖直直线上。图1B示出了住宅建筑的单元门位于楼道的 中央,其中心线与楼道外窗中心线大致处于一条竖直直线上。这两种建筑布局 在有加装电梯需求的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特别是北方的住宅楼)中普遍存在。 通常,在住宅建筑的单元门外还建造有单元门门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泰鸿源电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泰鸿源电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3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架设置于轿厢外的观光梯轿厢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消防控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