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式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1279.7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9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信东;石志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信东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磊;孙宁宁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空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式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因环境破环、工业废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春夏季节 的“沙尘”,秋冬季节的“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冬雾有着“冬季杀手” 之称,加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煤炭燃烧等空气中的微尘、悬浮颗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 物,使得大气中的PM2.5指数严重超标。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 产生影响,人们长期处于雾霾中,可能会引起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 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对幼儿、青少 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大雾天气空气质量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 者极有可能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2013年4月1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命名为:细颗粒物,它的化学 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等。现阶段人们对雾或者霾的 防护工具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口罩,但口罩的过滤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阻碍人们正常的呼吸, 实用性欠佳。
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号CN203591535U、名称是一种空气过滤器(参见该申请说明书 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包括通过柔性管路依序连通的塞置于鼻孔上的 鼻塞、用于换气的换气仓以及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仓,过滤仓内安装有过滤颗粒物的过滤网。 该现有技术通过液体水过滤空间,使得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杂质沉淀于水中,但是却 不能有效的处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也无法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 而且有时会由于水的存在,更有助于过滤网上细菌的增长蔓延。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净化效果 好、且能够产生大量生态级负氧离子的口罩式空气过滤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罩式空气过滤器,目的是通过增加微型自吸喷雾泵, 产生勒纳德效应,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微型自吸喷雾泵使液体过滤介质雾化从而产生极其 细小的水滴,水滴飞散时,会产生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就会产生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与病毒、细菌结合后,使病毒、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病毒、细 菌死亡,此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细颗粒物以及粉尘等杂质也会被水滴粘附,从而净化空 气;将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过滤仓内液体过滤介质上部的空气层相通,更有助于产生大量的 负氧离子,从而优化空气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式空气过滤器,包括口罩本体、封装在 口罩本体内部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带有进气管路的过滤仓、带有出气管路的 换气仓、以及设置在过滤仓与换气仓之间的连通管路,所述过滤仓上部设有微型自吸喷雾泵 和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干电池组,所述过滤仓从下至上依次为底部加注的液体过滤介质、位 于液体过滤介质上部的空气层、以及将液体过滤介质和空气层封装于过滤仓内的端盖,所述 进气管路的一端与外部空气相通、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过滤仓内液体过滤介质上部的空气层 相通,所述换气仓通过柔性管路连接有置入鼻腔的鼻塞,所述连通管路与换气仓的接口处以 及出气管路中均设有气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信东,未经徐信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1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