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隧洞钻爆法施工的钢防护轨道台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76504.8 | 申请日: | 2016-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艳;张宁;马妹英;胡朝晖;孟繁杰;赵立民;王贤忠;丁秀霞;李鹏;张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中等 以上 地区 隧洞 钻爆法 施工 防护 轨道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隧洞钻 爆法施工的钢防护轨道台车。
背景技术
确保隧洞施工安全无隐患是隧洞钻爆法施工的重要前提,但在中等及以 上岩爆地区隧洞施工,隧洞开挖完成后,受剧烈岩爆影响,隧洞岩壁弹射、 剥落岩块,能量大、速度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及机械损坏,人员及机械难 以进入隧洞施工,且岩爆延续时间较长,隧洞开挖完成至应力大部分释放完 成,岩爆减弱至不影响施工安全,时间大约2天-120天,严重地影响了施工 进度。而传统上,对于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的钻爆法施工,对于岩爆问题主 要有预先钻孔释放应力法、喷水法、挂网喷混凝土防护法等等,但这些方法 都难以有效地保证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易造成人员生命财产损 失。因此,保障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隧洞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机械设备的 安全,进而达到正常施工不影响施工进度目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缩短施 工工期、便于维护、使用成本低的用于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隧洞钻爆法施工 的钢防护轨道台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等及以上 岩爆地区隧洞钻爆法施工的钢防护轨道台车,包括洞状的钢防护框架和固定 在钢防护框架长度方向上的无底的防护钢板,钢防护框架顶部上方焊接工字 钢骨架,钢骨架上锚固钢绞线防护网,钢防护框架下边框沿着钢防护框架长 度方向上安装有多个轮子,钢防护框架的前端带有可拆卸的前端顶板,在前 端顶板上布置多排多列用于钻爆定位的炮眼,在前端顶板的下部设置有钢制 安全门,另外配置安装于施工场地的可移动钢轨道。
在防护钢板里侧安装有便于拖动台车的多个扶手。
所述钢制安全门为内双开门。
所述钢防护框架为拱形、长方形或圆形。
所述钢绞线防护网的网格间距不大于200mm。
所述钢防护框架的纵向长度不大于10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隧洞钻爆法施工的安全保证,保证了中等及 以上岩爆地区隧洞施工中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进而加快了施工 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制作安装简便,操作便捷,后期维修更换容易, 费用低,为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隧洞开挖提供了安全的措施。
图1是本发明钢防护轨道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钢防护轨道台车的前端顶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中等及以上岩爆地区隧洞钻爆法施工的钢 防护轨道台车,包括洞状的钢防护框架1和固定在钢防护框架长度方向上的 无底的防护钢板3,钢防护框架1顶部上方焊接工字钢骨架6,钢骨架6上锚 固钢绞线防护网7,钢防护框架1下边框沿着钢防护框架长度方向上安装有 多个轮子4,钢防护框架1的前端带有可拆卸的前端顶板8,在前端顶板8 上布置多排多列用于钻爆定位的炮眼9,在前端顶板8的下部设置有钢制安 全门2,另外配置安装于施工场地的可移动钢轨道5。
在防护钢板3里侧安装有便于拖动台车的多个扶手10。
所述钢制安全门8为内双开门。
所述钢防护框架1为拱形、长方形或圆形。
所述钢绞线防护网7的网格间距不大于200mm。
所述钢防护框架1的纵向长度不大于10米。
具体地说,将钢防护轨道台车用于钻爆法施工中的隧洞,地面铺设轨道 5,以便施工行进方便,实际操作过程如下:隧洞钻爆法开挖—出渣完成—准 备下一个工序—可移动钢轨道5向前移动至开挖掌子面—施工人员通过扶手 10移动防护轨道台车并固定—通过前端顶板8上的炮眼9钻孔、下药—放炮 —出渣进行下一道工序。
本发明在钢防护框架1上方焊接工字钢骨架6,以便锚固钢绞线防护网7, 防护网7用来抵抗施工中的落石的冲击作用;在钢防护框架的前方安装有前 端顶板,前端顶板上布置钻爆施工炮眼,以方便施工人员在钢防护轨道台车 内钻爆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6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可调型矿用降尘剂自动添加混合装置
- 下一篇:圆角方形顶管掘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