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3434.0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敏;张家文;巫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33/04;C08L23/16;C08L9/02;C08L29/04;C08K13/06;C08K3/34;C08K7/24;C08K3/22;H01B3/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耐热 改性 聚氨酯 橡胶 电缆 材料 | ||
1.一种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 包括:改性聚氨酯80-120份、丙烯酸酯橡胶3-6份、三元乙丙橡胶2-6份、丁 腈橡胶1-4份、环氧树脂1-5份、聚醚二元醇40-8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0-30 份、聚乙烯醇5-15份、二月桂酸二异丁基锡3-9份、聚氯乙烯2-6份、端羟基 聚丁二烯1-5份、端羟基多元醇1-5份、异氰酸酯2-4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 烷3-6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5份、硅油1-5份、碳纳米管2-6份、有机改 性蒙脱土1-4份、纳米氧化铝粉2-5份、滑石粉3-6份、竹炭纤维1-4份、氯 化石蜡2-5份、二氧化硅3-6份、氧化锌1-4份、硬脂酸1-5份、纳米氢氧化 铝1-4份、阻燃剂2-5份、防老剂3-6份、增塑剂2-8份、抗氧剂1-4份、促 进剂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 改性聚氨酯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丙二醇5-15份、2,4-甲苯二异氰酸酯2-8 份、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1-5份、2-乙基-4-甲基咪唑3-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特征 在于,改性聚氨酯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聚丙二醇加热至100-120℃,于 -0.07~-0.03Mpa处理2-4h,然后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酚二缩水 甘油醚和2-乙基-4-甲基咪唑,然后升温至140-180℃,保温1-3h,冷却至室 温得到改性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 特征在于,丙烯酸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环氧树脂、聚丙二醇、2, 4-甲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和2-乙基-4-甲基咪唑的重量比为 3.5-5.5:3-5:2-3:2-4:8-12:3-7:2-4:4-8。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 特征在于,碳纳米管、有机改性蒙脱土、纳米氧化铝粉、滑石粉、竹炭纤维、 氯化石蜡、二氧化硅、氧化锌、硬脂酸、纳米氢氧化铝、聚丙二醇、2,4-甲苯 二异氰酸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和2-乙基-4-甲基咪唑的重量比为3-5: 2-3:3-4:4-5:2-3:3-4:4-5:2-3:2-4:2-3:8-12:3-7:2-4:4-8。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 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85-115份、丙烯酸酯橡胶4-5份、 三元乙丙橡胶3-5份、丁腈橡胶2-3份、环氧树脂2-4份、聚醚二元醇45-75 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25份、聚乙烯醇8-12份、二月桂酸二异丁基锡4-8份、 聚氯乙烯3-5份、端羟基聚丁二烯2-4份、端羟基多元醇2-4份、异氰酸酯 2.5-3.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4份、硅油2-4 份、碳纳米管3-5份、有机改性蒙脱土2-3份、纳米氧化铝粉2.5-4.5份、滑 石粉4-5份、竹炭纤维2-3份、氯化石蜡3-4份、二氧化硅4-5份、氧化锌2-3 份、硬脂酸2-4份、纳米氢氧化铝2-3份、阻燃剂3-4份、防老剂4-5份、增 塑剂3-7份、抗氧剂2-3份、促进剂4-8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耐热改性聚氨酯橡胶电缆材料,其 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100份、丙烯酸酯橡胶4.5份、 三元乙丙橡胶4份、丁腈橡胶2.5份、环氧树脂3份、聚醚二元醇60份、甲苯 二异氰酸酯20份、聚乙烯醇10份、二月桂酸二异丁基锡6份、聚氯乙烯4份、 端羟基聚丁二烯3份、端羟基多元醇3份、异氰酸酯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 烷4.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份、硅油3份、碳纳米管4份、有机改性蒙脱 土2.5份、纳米氧化铝粉3.5份、滑石粉4.5份、竹炭纤维2.5份、氯化石蜡 3.5份、二氧化硅4.5份、氧化锌2.5份、硬脂酸3份、纳米氢氧化铝2.5份、 阻燃剂3.5份、防老剂4.5份、增塑剂5份、抗氧剂2.5份、促进剂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4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导电导热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PC塑料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