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材料[Cu(tibc)2]n及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1246.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华;张海洋;肖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材料 cu tibc sub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材料[Cu(tibc)2]n及合成方法。单体分子式为:C18H10CuBr4N8O2,分子量为:797.70g/mol,Htibc为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1,2,4三氮唑希夫碱。将分析纯3,5‑二溴水杨醛和分析纯4‑氨基‑1,2,4‑三氮唑,溶于分析纯乙醇中,加热回流,干燥,得到配体Htibc。将干燥后的Htibc和分析纯乙酸铜溶于分析纯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蒸馏水,在80℃烘箱中静置三天。[Cu(tibc)2]n在450nm的入射光照射下产生193.7a.u.强度的520nm的荧光;在800V的光电倍增管,3倍的放大系数下,在1mol/L过硫酸钾溶液中,产生了2750a.u.强度且稳定的发光。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的发光材料[Cu(tibc)2]n,(Htibc为2,4-二溴-6-(1,2,4)-三氮唑-4-亚氨甲基苯酚)及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发光材料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己成为信息显示、照明光源、光电器件等领域的支撑材料,为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能源紧缺的现在,开发转化效率高的发光材料是解决能源紧缺问题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设计合成发光性质优异的功能材料,利用微瓶反应方法合成[Cu(tibc)2]n。
本发明涉及的[Cu(tibc)2]n的单体分子式为:C18H10CuBr4N8O2,相对分子量为:753.5,Htibc为2,4-二溴-6-(1,2,4)-三氮唑-4-亚氨甲基苯酚,晶体结构数据见表一,键长键角数据见表二。
表一:[Cu(tibc)2]n的晶体学参数
a R1=Σ||Fo|–|Fc||/Σ|Fo|.b wR2=[Σw(|Fo2|–|Fc2|)2/Σw(|Fo2|)2]1/2
表二:[Cu(tibc)2]n的键长和键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1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