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燃粉料安全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8465.7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刚;张帆;徐伟;费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 安全 输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粉料安全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聚乙烯、聚苯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一系列衍生物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常以粉料状态来输送,这类化工产品由于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且最小点火能量较低,极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发生粉尘燃爆事故。
CN02265179.9中采用了氮气回收装置,一定程度的减少了氮气损耗带来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装置的密闭性等原因仍然需要定期补氮。
因此,上述产品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一般采用氮气输送,由于装置的密闭性原因导致工业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补氮,导致氮气浪费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氮气浪费量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燃粉料安全输送方法。该方法用于可燃粉料安全输送中,具有氮气浪费量较小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燃粉料安全输送方法,粉料由料仓进入输送管线,输送管线内输送介质包括加热炉尾气,输送管线内为负压吸料,输送介质和粉料一起进入用料设备,用料设备上部设有除尘口,用料设备内部也负压操作,防止粉尘逸出,除尘口通过管线连接除尘器,输送介质经除尘器净化后进入引风机,引风机出口与所述输送管线相连,其中,引风机入口处设置在线氧含量分析仪,当氧体积含量高于2-4%则进行补氮气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炉尾气来自化工加热炉燃烧瓦斯后尾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炉尾气包括N2,CO,CO2,NO,NO2。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热炉尾气的温度低于150℃,当由加热炉尾气管线引入输送系统时,温度降至常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线氧含量分析仪与加热炉尾气进料管线上的流量控制阀 自动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引风机入口操作表压为-2~-10kPa,引风机出口操作表压50±30kPa。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将处理后本应高点排放的加热炉尾气作为氮气来源进入粉料输送系统中,既解决了加热炉排放的环保压力,又保证了可燃粉料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中,1.料仓;2.用料设备;3.除尘器;4.引风机;5.流量控制阀;6.在线氧含量分析仪;7.加热炉尾气。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燃粉料安全输送方法,如图1所示,粉料由料仓进入输送管线,输送管线内输送介质包括加热炉尾气,输送管线内为负压吸料,输送介质和粉料一起进入用料设备,用料设备上部设有除尘口,用料设备内部也负压操作,防止粉尘逸出,除尘口通过管线连接除尘器,输送介质经除尘器净化后进入引风机,引风机出口与所述输送管线相连,其中,引风机入口处设置在线氧含量分析仪,当氧体积含量高于2%则进行补氮气操作。
所述加热炉尾气来自共用工程加热炉,加热炉尾气中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加热炉尾气的温度为140℃。
在线氧含量分析仪与加热炉尾气进料管线上的流量控制阀自动控制。引风机入口操作表压为-7kPa,引风机出口操作表压40kPa。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和步骤,当氧体积含量高于4%则进行补氮气操作。
加热炉尾气的温度为110℃。引风机入口操作表压为-2kPa,引风机出口操作表压80kPa。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和步骤,当氧体积含量高于3%则进行补氮气操作。
加热炉尾气的温度为148℃。引风机入口操作表压为-10kPa,引风机出口操作表压20kPa。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将处理后本应高点排放的加热炉尾气作为氮气来源进入粉料输送系统中,节省了氮气用量,解决了加热炉排放的环保压力,又保证了可燃粉料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齿轮进度微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疏通物料输送系统及其自疏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