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能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237.8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丽芳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F03D9/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能 水文 遥测 遥感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风能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风能: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根据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和美洲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实现每年30%的高速增长,印度风能也将保持每年23%的增长速度。印度鼓励大型企业进行投资发展风电,并实施优惠政策激励风能制造基地,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风电生产国。而在美国,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出台,风能产业每年将实现25%的超常发展。在欧洲,德国的风电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风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取代汽车制造业和造船业。在近期德国制定的风电发展长远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风电要实现占电力总用量的25%,到2050年实现占总用量50%的目标。
传统的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多连接传统的电源,耗电量大,发电造成严重污染,且无法实现远程操控,数据传输不及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风能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能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耗电量大,发电造成严重污染,且无法实现远程操控,数据传输不及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能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包括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蓄电池、外接设备插口、中心服务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电能转化器,所述电能转化器的上方设置有风扇扇叶,且电能转化器的左侧设置有避雷针,所述蓄电池嵌入安装在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中心服务器嵌入安装在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的内部,且中心服务器的底部设置有存储器,所述中心服务器的下方设置有无线收发装置,且中心服务器的右侧设置有超声波水位计,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嵌入安装在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内部的左侧,所述外接设备插口嵌入安装在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的底部,所述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的右侧设置有超清全方位照相机,且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下方设置有报警器,所述超声波水位计、报警器、存储器、无线收发装置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心服务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和充电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外接设备插口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外接设备插口均为凹槽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风扇扇叶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风扇扇叶为螺旋扇叶结构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为三节嵌入式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风能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采用风能带动整机工作,无需外接电源,清洁无污染,节省电力,方便户外使用,自带避雷设备,户外操作更加安全,中心服务器,方便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数据收据传输更加及时,避免数据传输不及时造成预测的不精确,外接设备插口可兼容多种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扇扇叶、2旋转轴、3电能转化器、4水文遥测遥感终端设备主体、5蓄电池、51充电指示灯、52充电控制器、6超清全方位照相机、7超声波水位计、8报警器、9存储器、10无线收发装置、11外接设备插口、12中心服务器、13温湿度传感器、14显示器、15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丽芳,未经林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