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抗器投切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6872.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抗 器投切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抗器投切模块,其包括有包括电抗器、小电阻、三个可控开关以及可控开关驱动电路,所述电抗器与小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电抗器的第一端与三相四线制配网线路的零线LN连接,所述电抗器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三个可控开关与三相四线制配网线路的相线LA、LB、LC连接,所述可控开关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与外部主控电路连接,三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三个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本发明所公开的电抗器投切模块可以实现三相感性无功功率的分时分相补偿,与电容补偿模块共同使用时,可以避免单纯采用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器件时所产生的过补偿问题,模块在电抗器支路并联了小电阻,可以减小电抗器投入过程产生的电压冲击和电压振荡,模块采用可控开关投切电抗器,可以精确控制电抗器投切的时间点,避免浪涌电流的产生,因此整个模块的投切过程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功率优化装置中的电抗器投切模块。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会产生大量的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这些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会严重污染电网,大大增加电网的功率损耗,降低变压器的出力,威胁配变的安全运行,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国标GB50052-2009《供配电涉及规范》、DL/T 572-2010《变压器运行规程》中,都对Y/YN0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运行时中线电流大小及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有严格要求。
三相功率优化装置不仅可以对三相负荷进行常规的无功补偿,还具有针对三相负荷有功功率不对称的状况进行自动调整,将三相负荷有功功率调整至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功能。 现有三相功率优化装置基本不具备电抗器投切的功能,单纯通过电容器投切的方式来进行无功补偿和三相不平衡调整,在某些无功负荷不大、功率因数较高的场合可能会出现电容器过补偿的情况,过补偿时功率因数为负值,会出现无功电流过大而倒送电网的问题,使供电网损耗增大。
本发明针对上述三相功率优化装置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设计一种电抗器投切模块,该模块与三相四线制配网线路的A、B、C相线及零线连接,可实现感性无功功率的分相补偿,避免单纯采用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器件时所产生的过补偿问题,采用多个模块可以实现三相感性无功功率的分时分相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三相功率优化装置提供一种电抗器投切模块,多个该模块与三相四线制配网线路连接,可以实现三相感性无功功率的分时分相补偿,与电容补偿模块共同使用时,可以避免单纯采用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器件时所产生的过补偿问题。模块在电抗器支路并联了小电阻,可以减小电抗器投入过程产生的电压冲击和电压振荡,模块采用可控开关投切电抗器,可以精确控制电抗器投切的时间点,避免浪涌电流的产生,因此整个模块的投切过程安全可靠。
本发明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其目的:一种电抗器投切模块,包括电抗器、小电阻、三个可控开关以及可控开关驱动电路,所述电抗器与小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电抗器的第一端与三相四线制配网线路的零线LN连接,所述电抗器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三个可控开关与三相四线制配网线路的相线LA、LB、LC连接,所述可控开关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与外部主控电路连接,三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三个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可控开关驱动电路对外部主控电路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调整其波形、幅度、宽度、移相和重复频率,形成适合可控开关的驱动信号,保证在相电流正弦波形的过零时间点附近输出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使可控开关闭合,投入电抗器。
所述小电阻可以抑制电抗器投入电网时可能产生的电压冲击和电压振荡。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可控开关元件均为复合开关,复合开关可以进行过零投切,可有效的避免投切过程中产生的浪涌电流和触头间拉弧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可控开关元件均为同步开关,同步开关可以在开关接点两端电压为零的时刻闭合,从而实现电抗器的无涌流投入,在电流为零的时刻断开,从而实现开关接点的无电弧分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6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