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4866.5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三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铸造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铸造生产的主要方式为先将模具制作完成,然后将模具置于浇注容器的下方,往模具内浇注金属熔液直至成型。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结构简单,实现铸造的流水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它包括浇注车间、传送装置和冷却成型车间,浇注车间内设置有压模机和浇注杯,压模机固定设置在传送装置的首端,浇注杯设置在传送装置的边侧或上方,传送装置末端设置在冷却成型车间内,传送装置上还设置有定位块。从压模机生产出来的模具经传送装置传送,到达定位块位置后,传送装置停止,浇注杯向模具内注入金属熔液,浇注完成后,传送装置继续运行,将浇注后的模具运往冷却成型车间。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模机为双模压模机,压出的两个模具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对称。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浇注杯设置两个,两个浇注杯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同步浇注装置,同步浇注装置包括顶升臂支座、顶升臂、顶升油缸、油缸支座、摆动连杆、同步连杆、支撑连杆、连杆支座、导向筒和导杆,所述的顶升臂支座、顶升臂、顶升油缸、油缸支座、摆动连杆、同步连杆、支撑连杆和连杆支座均设置两组,导杆固定设置在横切机上,导向筒套装于导杆上并可沿导杆的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的导向筒两侧分别设置有耳孔;两组顶升臂支座、顶升臂、顶升油缸、油缸支座、摆动连杆、同步连杆、支撑连杆和连杆支座沿导杆轴向中心线完全对称设置,以其中一组对其结构进行说明,顶升臂支座固定于安装基础上,油缸支座和连杆支座分别固定在横切机上,顶升油缸设置在油缸支座上,顶升油缸活塞杆连接顶升臂一端,顶升臂支座支撑于顶升臂中部;所述的摆动连杆一端连接顶升臂,其连接点位于顶升油缸活塞杆端点与顶升臂支座支撑点之间,摆动连杆另一端连接同步连杆一端,同步连杆另一端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导向筒耳孔;支撑连杆一端连接连杆支座,另一端连接同步连杆,其连接点位于同步连杆中部;顶升臂分别与顶升臂支座、摆动连杆的下端和顶升油缸活塞杆的活动关节组成铰链结构,顶升油缸缸体的活动关节与油缸支座组成铰链结构,摆动连杆的上端和同步连杆的下端组成铰链结构,同步连杆的中间部分和上端分别和支撑连杆的上端和导向部件的同侧端组成铰链结构,支撑连杆的下端和连杆支座组成铰链结构,两组顶升臂分别与两个浇注杯相连接,实现同步浇注。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结构简单,实现铸造的流水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的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同步浇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规模化铸造生产线,它包括浇注车间1、传送装置2和冷却成型车间3,浇注车间内设置有压模机11和浇注杯12,压模机固定设置在传送装置的首端,浇注杯设置在传送装置的边侧或上方,传送装置末端设置在冷却成型车间内,传送装置上还设置有定位块21。从压模机生产出来的模具经传送装置传送,到达定位块位置后,传送装置停止,浇注杯向模具内注入金属熔液,浇注完成后,传送装置继续运行,将浇注后的模具运往冷却成型车间。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模机为双模压模机,压出的两个模具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对称。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浇注杯设置两个,两个浇注杯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三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三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4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