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3977.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董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高庆 |
主分类号: | G01P21/00 | 分类号: | G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幕 检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轻武器及火炮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轻武器及火炮性能实弹射击试验时,常常需要实时精确测量枪弹及炮弹(以下统称弹丸)的飞行速度,国内外兵器试验靶场和基地普遍采用“天幕靶+测时仪”的方法来测量弹丸飞越指定点的速度,即将两台性能相似的天幕靶置于弹道线上,利用测时仪测量弹丸飞越两个天幕靶的时间,根据两个天幕靶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弹丸在天幕靶之间的飞行速度。因此,天幕靶的性能优劣以及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决定了弹丸速度的测试精度。天幕靶通过光电转换器件来捕捉弹丸飞越探测区域的时刻,由于弹丸高速飞行以及特殊的弹丸形状,因此仪器制造工程师在实验室很难用仪器设备来检测不同的弹丸以及不同的飞行速度引起天幕靶的输出变化,亦即很难标定天幕靶的测试精度。目前,只能将新生产的天幕靶和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检定的天幕靶运输至靶场,选用部分弹丸速度范围已知的枪械进行实弹射击,测时仪所测的弹丸速度与已知的弹丸速度范围比较来定性评价天幕靶的测试精度,因此检定方法欠科学、检定过程繁琐、检定结果不够全面、检定费用昂贵,严重影响了天幕靶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
本发明的天幕靶检定装置是按下述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光源阵列、光源支架、支架锁紧机构、信号发生器、计算机、测时仪。光源阵列安装于光源支架上;光源支架通过支架锁紧机构固定于天幕靶的机身。计算机输出连接至信号发生器输入端,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至两个光源阵列输入端,两个天幕靶输出端连接至测时仪输入端,测时仪输出端连接至计算机输入端。光源阵列、光源支架、支架锁紧机构组装为一个整体。使用时,在平坦地面放置天幕靶并调水平,将光源支架固定于天幕靶,用导线连接计算机与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与光源阵列、天幕靶与测时仪、测时仪与计算机。打开电源,计算机根据设定的弹种与弹速计算产生特定的数字信号,生成模拟波形在显示器上显示,并发送给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根据接收的数字信号产生对应的模拟电信号,分别发送给两个光源阵列;光源阵列发出光强渐变的光,并照射到位于天幕靶光接收窗的光电转换器件,光电转换器件的输出经处理后输出电信号;测时仪测出两个天幕靶输出的电信号的时间间隔,并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天幕靶间距计算出弹速,将天幕靶所测弹速与计算机设定的弹速比较,即可得到天幕靶的测试精度,实现天幕靶的动态校准与检定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
1.选用国产元器件及设备设计生产的天幕靶检定装置,性能优异,检测精度高,满足计量院、所计量标准器的精度要求,适用于国内外天幕靶 的动态校准及检定;
2.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成本低,检定效率高,满足武器设计、制造、试验等单位的使用需要,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原理组成结构框图;
图2本发明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软件工作时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给出了本发明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原理组成结构框图。
本发明的一种天幕靶检定装置包括有光源阵列1、光源支架2、支架锁紧机构3、信号发生器4、计算机5、测时仪6。
所述的光源阵列1由多个白色或红外发光二极管构成,按一定间距固定于光源支架2的横梁上,且发光端面朝向支架锁紧机构3。
所述的光源支架2及支架锁紧机构3由金属型材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支架锁紧机构3可以将光源支架2紧固于天幕靶的上端面或侧面。
所述的信号发生器4可以选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各种仪器设备,只要能通过RS232接口或USB接口接收计算机5输出的数字信号,并将此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后输出即可。
所述的计算机5可以选用市售的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只要有RS232接口或USB接口即可。
所述的测时仪6可以选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各种测时仪,只要能测试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并通过RS232接口或USB接口将所测的时间间隔传送至计算机5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高庆,未经董高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3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