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3883.7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74;C10J3/84;C10J3/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上炉体、下炉体、进气箱、回气管、布风管、引风管、鼓风机、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泵、尾气净化装置和冷凝装置;上炉体位于下炉体的上方,且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内腔相互导通;上炉体具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下炉体具有第四腔和第五腔,且第五腔分别与下炉体和第一腔连通;进气箱安装在上炉体内并与第二腔连通;回气管位于第二腔内,且回气管的一端延伸至下炉体的内部;冷凝装置通过管道和第一引风机分别与第二腔和回气管连通;水泵通过管道与第四腔连接;布风管布置在下炉体的内并经引风管与第三腔连通;鼓风机用于向第三腔内送风;尾气净化装置通过管道经第二引风机与第一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不断地增加,生活垃圾的成分亦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也推动了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中,垃圾处理设备投入成本高,且在后期运行中,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这就造成了垃圾处理的总成本高,推广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上炉体、下炉体、进气箱、回气管、布风管、引风管、鼓风机、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泵、尾气净化装置、冷凝装置和固气分离装置,其中:
上炉体位于下炉体的上方,且上炉体的内腔和下炉体的内腔相互导通;上炉体包括第一内壳体和第一外壳体,第一外壳体位于第一内壳体的外周,且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第一腔;
第一内壳体远离第一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绕第一内壳体的内周面环形布置的第一导烟板,该第一导烟板与第一内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第二腔;
第一外壳体远离第一内壳体的一侧设有绕第一外壳体环形布置的外护板,该外护板与第一外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第三腔;
下炉体包括第二内壳体和第二外壳体,第二外壳体位于第二内壳体的外周,且二者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第四腔;
第二内壳体远离第二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绕第二内壳体环形布置的第二导烟板,该第二导烟板与第二内壳体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第五腔,且该第五腔的下端敞开与下炉体的内腔导通,该第五腔的上端与第一腔的下端连通;
进气箱安装在上炉体内并与第二腔连通,进气箱靠近下炉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回气管位于第二腔内,且回气管的一端穿过第二腔延伸至下炉体的内部;
冷凝装置具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冷凝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腔连通,其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固气分离装置连接,其进水口接冷却水,其出水口接水泵;
固气分离装置用于滤除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固气分离装置的出气端经第一引风机与回气管连接;
第一引风机用于将经固气分离装置处理后的气体引送至回气管并由回气管排入下炉体的内部;
水泵通过管道与第四腔连接,水泵用于将冷凝装置内的输出的冷却水输送至第四腔;
布风管布置在下炉体的内部且位于靠近其底部位置,布风管靠近上炉体一侧的环面上布置有若干布风孔;
引风管的一端与布风管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腔连通;
鼓风机通过管道与第三腔连接用于向第三腔内送风;
尾气净化装置通过管道经第二引风机与第一腔连通用于对由第五腔内排出的尾气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3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气化炉及联合循环能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原油脱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