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断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334.8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念朋 |
主分类号: | H01H1/38 | 分类号: | H01H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断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用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断电器。
背景技术
插板、固定插座、按压式开关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接触这些用于接通电路的小型部件。
现有技术中,如插座、电灯开关、电源开关(漏电保护器)、继电保护器、各种电器设备的按钮,以及电机电源接线的电源,均直接与外电路电线连接,在工业或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会出现插座、电灯开关、电源开关(漏电保护器)、各种电器设备的按钮及电机电源接线损坏的情况,而由于开关柜中控制开关的数目众多,出现上述状况时,操作者需对柜中的所有的开关进行断电操作,方能对损坏的开关或接线进行更换或维修;若只关闭部分开关,则存在可能关错电源的状况,操作者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接触带电接线,致使触电意外发生,危及人身安全。并且,针对与单个的插座而言,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插头上的金属片与插座中的固定式导电片接触,电路即可导通,在此过程中,金属片与导电片瞬间接触,瞬间引发电流,插座的插孔处可能产生火花,对使用者带来使用安全问题;插头拔出插座以后,人们在接触插座时,有可能直接接触到插座中的导电片,导电片处于导电状态,也很容易对使用者带来安全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插座或插板,其使用安全性较低。对于上述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开关而言,按下按钮,电路即导通,使用中开关出现问题时,必须先关掉电路总闸或切断电路,保持开关电路断开,才能对其进行维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维修困难且使用便捷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断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插座的使用安全性低、开关维修困难及使用便捷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断电器,包括:
相同的多组传动组件,单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二弹簧,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电体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间隔设定距离;
电源体,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体接触连接;
装设所述电源体和多组所述传动组件的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多个梯形装设槽,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弹簧装设在所述装设槽的大径区,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所述装设槽的外侧、且与所述装设槽的小径区对应,所述本体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电体一一对应的插设孔;
使用时,通过所述插设孔向所述第一导电体施加外力,所述第一导电体向所述第二导电体移动至相互接触,电路导通,撤去所述外力,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脱离,电路断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包括:
主壳体,多个所述装设槽形成在所述主壳体上;
装设在所述主壳体上端的上盖体,多个所述插设孔形成在所述上盖体上;
装设在所述主壳体下端的下盖体,所述第二弹簧装设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第二导电体、所述电源体均装设在所述主壳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还包括侧盖体,所述侧盖体装设在所述主壳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所述侧盖体上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为压缩状态,且,
所述第三弹簧向所述第二导电体施力的方向与所述电源体向所述第二导电体施力的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弹簧为多个;
所述第三弹簧的压缩方向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装设有压紧块;
所述压紧块与所述第二导电体接触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簧卡装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导电体卡合连接;
所述第三弹簧卡装在所述侧盖体上,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压紧块卡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体为T字形,所述第一导电体上与所述插设孔对应的位置为平面型、凹面型或倒锥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电体上与所述装设槽的小径区对应的位置为平面型、凹面型或倒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念朋,未经耿念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