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B-IoT的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224.1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铮;罗超;杨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4/80;H04W72/04;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b iot 信道 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NB‑IoT的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NB‑IoT基站根据所述跳频信息,确定所述信道跳频后的时频资源位置,并在所述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时频资源上与NB‑IoT终端进行信道传输;实现了将跳频引入NB‑IoT,通过跳频从而提高了频率分集增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的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将互联网的用户端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通过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来研究在蜂窝网络中支持极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IoT的方法,并立项为NB-IoT课题。NB-IoT是一个运行在180kHz频谱上的窄带方案;对于NB-IoT终端来说,只需要在180kHz的窄带内进行发送和接收。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NB-IoT的传输带宽非常窄,而导致频率分集增益较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B-IoT的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NB-IoT的传输带宽非常窄,而导致频率分集增益较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窄带物联网NB-IoT的信道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跳频信息,根据该跳频信息确定该信道跳频后的时频资源位置,并在所确定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时频资源上与NB-IoT终端进行信道传输。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NB-IoT的信道传输方法,NB-IoT基站根据跳频信息,确定信道跳频后的时频资源位置,并在时频资源位置对应的时频资源上与NB-IoT终端进行信道传输;实现了将跳频引入NB-IoT,通过跳频从而提高了频率分集增益。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跳频信息,包括: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初始频域位置、跳频频率间隔及跳频时间间隔。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NB-IoT的信道传输方法,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初始频域位置、跳频频率间隔及跳频时间间隔;使得NB-IoT基站能够获得跳频信息,从而使得NB-IoT基站可以根据跳频信息进行跳频。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初始频域位置,包括:NB-IoT基站根据信道所处小区的小区标识ID,确定信道的初始频域位置;或者,NB-IoT基站在所有未被分配的频域位置中,随机选择信道的初始频域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跳频时间间隔,包括:NB-IoT基站根据信道的类型,确定跳频时间间隔;或者,NB-IoT基站根据NB-IoT终端所处的覆盖等级,确定跳频时间间隔;或者,NB-IoT基站从间隔集合中选择一个间隔,作为跳频时间间隔。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NB-IoT基站确定信道的跳频频率间隔,包括:NB-IoT基站根据NB-IoT的系统带宽,确定跳频频率间隔;或者,NB-IoT基站从频率集合中选择一个频率,作为跳频频率间隔。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时频资源包括N个物理资源块PRB组,且每一组PRB包括连续的M个PRB,M和N为大于0的整数;其中,跳频时间间隔,包括:组内跳频时间间隔和组间跳频时间间隔;跳频频率间隔,包括:组内跳频频率间隔和组间跳频频率间隔;组内跳频时间间隔小于组间跳频时间间隔,且组间跳频时间间隔除以组内跳频时间间隔取模的余数为非0;组内跳频频率间隔为L×W,组间跳频频率间隔为O×M×W;L、O为大于0的整数,W表示1个PRB所占的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