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草乌优质高产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9946.1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翠;杨少华;徐中志;侯志江;和建英;戚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6741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草 优质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草乌优质高产栽培方法。本发明包括育苗地、栽培地选择、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育苗和栽培地选择在海拔2700m~3200m,年均温7.5~9.0℃,年降水量800mm~1100mm,无霜期150d~180d的地区,于秋末冬初、次年1~2月深翻土地,施底肥;3~4月播种育苗,期间进行追肥。于播种当年的11~12月移栽,期间进行三次追肥和两次覆盖腐熟农家肥,并进行适宜的水分管理,现蕾期时进行2~3次打尖摘芽。本发明能获得高产,紫草乌鲜根产量达到13500~16500kg/hm2,块根中达到商品要求的比例占75%以上,可精准操作,易于掌握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紫草乌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草乌为毛茛科植物马耳山乌头(Aconitum delavayi Franch)块根,又名水草乌、草乌、堵拉、黑心解。是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紫草乌块根含多种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毒性及生理活性,如局麻、镇静、解热、强心等作用。有祛风除湿,麻醉、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中风瘫痪,跌打肿痛,肋间神经痛,解乌头中毒。广泛用于中医配伍和制药原料。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生于海拔2400~32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
随着紫草乌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紫草乌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目前已有一定的紫草乌人工种植面积,但以农户零散种植为主,在选地、整地、种子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还没有一套规范的栽培技术,无法保障紫草乌的质量和产量,影响了紫草乌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紫草乌栽培技术随意性强,在选地、整地、种子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缺乏一套规范、精细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紫草乌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包括栽培地选择、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其技术方案如下:
(1)栽培地的选择:选择海拔2700m~3200m,年均温7.5℃~9.0℃,最冷月均温-1.0℃~2.5℃,最热月均温13.5℃~15℃,≥10.0℃年积温1900.0℃~2350.0℃,年降水量800mm~1100mm,无霜期150d~180d的地区,土壤为棕壤土或砂质壤土,坡度10~20度,地势朝北或东北方向的阳坡生荒坡地或非连作耕地;
(2)栽培地的整地:秋末冬初第一次深翻30cm~40cm,清除碎石、杂草、暴晒;次年1~2月进行第二次深翻30cm~40cm;开沟理墒前,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0~45000kg/hm2,同时施过磷酸钙450~675kg/hm2或复合肥450~675kg/hm2,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过磷酸钙中P2O5的含量为17%,所述复合肥中N:P2O5:K2O的质量比为15:15:15;做成宽1~1.2米的平畦备播;
(3)种子育苗:
①育苗地的选择及整地,在步骤(1)所述地区,选择土壤肥力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2~3%质量分数,全氮为0.10~0.15%质量分数,碱解氮为90~120mg/kg,速效磷为10~20mg/kg,速效钾100~150mg/kg的熟地为育苗地,育苗地经暴晒后,按步骤(2)方式进行整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9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