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9024.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庆;王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36;H01M4/64;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且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以及负极稳定剂。所述负极稳定剂为氟化石墨烯。本发明通过引入氟化石墨烯做负极稳定剂并兼做负极导电剂,能实现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快速充电,同时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稳定剂为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为电子绝缘体,因此会降低负极的导电性,这阻碍了锂离子电池充电倍率的提高。同时,由于这些有机化合物不具有储存锂离子的特点,也不利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片能实现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快速充电,同时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其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且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以及负极稳定剂。所述负极稳定剂为氟化石墨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引入氟化石墨烯做负极稳定剂并兼做负极导电剂,能实现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快速充电,同时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4与对比例1的常温循环性能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负极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且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以及负极稳定剂。所述负极稳定剂为氟化石墨烯。
常规负极片中同时使用负极稳定剂和负极导电剂,负极稳定剂用于稳定负极浆料,而氟化石墨烯作为负极稳定剂的同时也扮演负极导电剂的功能。氟化石墨烯中的氟原子在浆料中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同时石墨烯本身存在导电性的特点。氟化石墨烯作为负极稳定剂和常规的负极稳定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区别在于:氟化石墨烯具有导电性而常规稳定剂没有;氟化石墨烯具有导通和储存锂离子的作用,而常规的负极稳定剂仅具有部分(或者完全没有)导通锂离子的作用;氟化石墨烯为片状结构,能实现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之间的包覆形态的连接,对析锂和充电速度都会改善,而常规的负极稳定剂没有。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中,所述氟化石墨烯中的氟原子在所述氟化石墨烯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0.1%~10%。即,所述氟化石墨烯的氟化比例为0.1%~10%。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中,所述氟化石墨烯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0.1%~5%。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90%~99.9%。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选自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软碳、Li4Ti5O12、锡、硅、锡基氮化物、硅基氮化物、锡基氧化物、硅基氧化物、锡基卤化物、硅基卤化物、锡基合金、硅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中,所述负极集流体可为铜箔或不锈钢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9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电池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粮食前处理的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