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膜拉力测试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8961.4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胜;杨星;郭颢;蒋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8 | 分类号: | G01N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拉力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膜加工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石墨拉力的测试机。
背景技术
石墨膜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石墨膜内含超导热石墨成分,超高导热的效能,石墨膜是在高温环境下采用先进的台成工艺、化学方法延压而成的高结晶度的片层状材料。石墨导热膜的最大的优势是,可沿膜平面方向均热散热,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其热传导率是铜和铝的3-5倍。沿膜向均热导热快速将点热源转换成面热源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良好耐蚀耐高温性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低热阻。石墨片应用智能手机、平板显示、笔记本电脑、电脑周边设备。石墨膜在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断裂的情况,由于制造质量问题,导致石墨膜的加工损坏率较高,因此成本相对增加,为了提高石墨膜的产品质量,石墨膜的拉力测试在整个生产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后续对石墨膜贴胶带过程中,对石墨膜的拉伸强度要求更高,因此在石墨膜贴胶前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其拉伸强度。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膜拉力测试机,通过垂直安装的步进马达对固定在两个固定座上的石墨膜进行拉断试验,通过设置在拉力机侧方的标尺直观读出拉断时的形变量,从而计算出石墨膜拉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石墨膜拉力测试机,由底座、下固定座、马达支架、竖固定杆、限位柱、步进马达、上固定座组成,下固定座安装在底座上方,马达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且处于下固定座的后方,竖固定杆安装在马达支架的左侧位置,限位柱固定在竖固定杆中间位置,步进马达后侧固定在马达支架上,左侧与竖固定杆连接在一起,上固定座连接固定在步进马达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固定座由固定座主体、滑块压板、导向柱、锁紧杆组成,导向柱固定在固定座主体上,滑块压板穿过导向柱,锁紧杆穿过固定座主体一侧并与滑块压板相连,旋转锁紧杆推动滑块压板沿导向柱左右滑动。
所述的马达支架上设置有可伸缩防尘罩,步进马达上下移动过程中,可伸缩防尘罩跟着一起移动。
所述的马达支架左侧设置有标尺,可以直观读出拉断时的形变量。
所述的限位柱上设置有锁紧旋钮,松开锁紧旋钮,限位柱可以在竖固定杆上任意位置。
本发明,通过带滑块压板的上下固定座,可以在保证牢固固定石墨膜的同时,保证拉伸的石墨膜的上下垂直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石墨膜拉力测试机组装图;
图2是本发明下固定座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固定座、3马达支架、4竖固定杆、5限位柱、6步进马达、7上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知,本发明一种石墨膜拉力测试机,由一种石墨膜拉力测试机,由底座1、下固定座2、马达支架3、竖固定杆4、限位柱5、步进马达6、上固定座7组成,下固定座2安装在底座1上方,马达支架3安装在底座1上方且处于下固定座2的后方,竖固定杆4安装在马达支架3的左侧位置,限位柱5固定在竖固定杆4中间位置,步进马达6后侧固定在马达支架3上,左侧与竖固定杆4连接在一起,上固定座7连接固定在步进马达6下方,所述的马达支架3上设置有可伸缩防尘罩3-1,步进马达6上下移动过程中,可伸缩防尘罩3-1跟着一起移动,所述的马达支架3左侧设置有标尺3-2,可以直观读出拉断时的形变量,所述的限位柱5上设置有锁紧旋钮5-1,松开锁紧旋钮5-1,限位柱5可以在竖固定杆4上任意位置,所述的导向柱2-3固定在固定座主体2-1上,滑块压板2-2穿过导向柱2-3,锁紧杆2-4穿过固定座主体2-1一侧并与滑块压板2-2相连,工作时,先将待测试的石墨膜在平台上擦拭干净,先放在下固定座2的滑块压板2-2与固定座主体上,旋紧锁紧杆2-4,固定好石墨膜,然后再调整上固定座7的位置,在把石墨膜另外一端固定在上固定座7上,记录标尺3-2数据,启动步进马达3,直到拉断石墨膜,再次读取标尺3-2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石墨膜的最大拉力,反复测试机组,计算其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博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8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