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油圈定量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877.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包木太;方超;包凯文;李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2 | 分类号: | G01N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油圈 定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油圈定量盒,包括定量盒、注样柱、密封塞和定量表盘,定量盒为圆形透明盒体,注样柱为实心玻璃柱,注样柱的下端固定于定量盒内底部的中间,注样柱的上端离定量盒的盖体具有3cm的间隙,定量盒的盖体中部设置有注样孔,注样孔位于注样柱的上方,定量盒的盖体一侧设置有注料孔,密封塞为两个,一个密封塞与注样孔连接,另一个密封塞与注料孔连接,定量表盘为透明材质,定量表盘上设置有等分的十个环形且注有数字标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稳定的测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并且使用本发明能够建立不同种类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或不同环境下对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量标准,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生物表面活性剂类物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排油圈定量盒。
背景技术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或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疏油亲水的极性基团,另一部分是由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包括由假单胞菌合成的糖脂、由芽孢杆菌合成的脂肽、由其他微生物合成的磷脂、脂多糖或中性脂衍生物等。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增溶、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状液等特点。此外,还具有可生物降解、低毒或无毒、不致敏等优点。与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独一无二的环境友好型特性。因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各工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环境修复和石油开采领域,如微生物采油、修复原油泄漏所污染的环境等。
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应用备受重视,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快速定量在分离筛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以及监测微生物生存环境中代谢产物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含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量方法主要有血平板法、油滴塌陷法和排油圈法。其中,血平板法误差较大,油滴塌陷法操作繁琐。相比较而言,排油圈法操作简单,普适性强。传统排油圈方法是在培养皿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油膜材料,例如被苏丹红III染色的十二烷烃、石蜡等。油膜材料在蒸馏水表面铺展均匀后,在油膜中心滴加一定量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依靠其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于油膜中心部位形成一个排油圈。然后根据排油圈直径大小判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传统排油圈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培养皿是开放式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当周围环境比较复杂,比如有较强气流或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形成的排油圈不稳定且大小差异较大;2.油膜较难快速均匀铺展,使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存在局限。油膜在蒸馏水表面上的自由铺展速度较慢,等油膜完全铺展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当加入的油膜材料体积相同,每次形成的油膜大小也不一致,说明油膜的厚度不同,不同厚度的油膜对表面活性剂生成的排油圈大小有明显的影响。;3.排油圈稳定时间较短,往往观察不准确甚至无法观察。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后立即观察,所形成的排油圈并不稳定,很难通过排油圈的大小准确反应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含量。另外,所形成的排油圈稳定时间很短,排油圈很容易破开油膜而致使对于实验结果无法观察。
另外,不得不关注的是现有技术中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往往是两种或者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或者多种具有表面活性物质的混合物,传统的方法都无法实现其总含量的测定,因此无法提供其表面活性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排油圈定量盒。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定量盒、注样柱、密封塞和定量表盘,所述定量盒为圆形透明盒体,所述注样柱为实心玻璃柱,所述注样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定量盒内底部的中间,所述注样柱的上端离所述定量盒的盖体具有3cm的间隙,所述定量盒的盖体中部设置有注样孔,所述注样孔位于所述注样柱的上方,所述定量盒的盖体一侧设置有注料孔,所述密封塞为两个,一个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注样孔连接,另一个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注料孔连接,所述定量表盘为透明材质,所述定量表盘上设置有等分的十个环形且注有数字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