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5944.5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9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谭化兵;刘海滨;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86 | 分类号: | C01B32/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张秋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薄膜 转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化学气相沉积发即CVD发生长的石墨烯,转移至其他衬底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转移过程中,会产生石墨烯的破损,从而降低了石墨烯的质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
根据现有方法,石墨烯在衬底上生长好之后,一般直接进行对衬底的腐蚀,从而转移出石墨烯,或直接剥离石墨烯与生长衬底,从而转移石墨烯。由于石墨烯与生长衬底之间存在一定的结合力,所以在转移的过程中,石墨烯薄膜会受到该结合力的影响,造成石墨烯的破损,降低了石墨烯的转移质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通过加入氧插层的处理过程,减少了石墨烯与生长衬底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转移后石墨烯的完整性。该方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成本低廉,处理方式简单,且容易兼容至现有的转移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石墨烯薄膜,得到生长好石墨烯薄膜的金属衬底;
2)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好石墨烯薄膜的金属衬底,与转移目标衬底进行粘合,得到粘合好的转移目标衬底/石墨烯/生长衬底复合薄膜;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薄膜,放置在湿氧环境中进行充分氧化,得到转移目标衬底/石墨烯/氧插层/生长衬底复合薄膜;
4)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薄膜,通过指定的剥离方法将生长衬底与石墨烯分离开,得到转移目标衬底/石墨烯薄膜,至此石墨烯转移完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石墨烯的生长衬底为铜、镍或二者的合金,衬底厚度为1μm-1mm。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转移目标衬底为防静电保护膜或热释放胶带。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湿氧环境为:气态或气液混合态的环境,环境中含游离态氧、氧气、臭氧中的一种或多种,环境中含水或水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石墨烯为1-10层的的多层石墨烯。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指定的剥离方法包括:化学法腐蚀衬底、电化学法腐蚀衬底、机械法剥离衬底、电化学法剥离衬底或此四种方式的复合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湿氧环境的温度为0-100℃。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湿氧环境的相对湿度为1%-100%。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湿氧环境的中的含氧量为1%-99%。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是通过将生长好石墨烯的生长衬底,贴在防静电保护膜或热释放胶带上。由于这两种类型的膜表面涂布的胶都有较好的透气性,从而保证了复合薄膜放置在湿氧环境中可以充分氧化。随着氧化的进行,在石墨烯与衬底之间逐渐形成了氧插层,降低了石墨烯与其生长衬底的结合力,从而减少了石墨烯在转移过程中受其结合力的影响,提高了石墨烯的转移完整性,相应提高了转移后石墨烯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通过氧插层处理后的CVD法生长的石墨烯及其衬底,在转移后,石墨烯完整性更好,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是在剥离石墨烯与衬底之前,加入氧插层处理,降低石墨烯与衬底间的结合力,提高了转移后石墨烯的完整性。
2、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甚至可以直接放置在空气中处理,环境友好,十分有利于石墨烯产业化生产制备和应用。
3、本发明中的含氧坏境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形成氧插层之后的转移目标衬底/石墨烯/氧插层/生长衬底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转移目标衬底的结构示意;2为CVD法生长好的石墨烯的结构示意;3为形成的氧插层的结构示意;4为石墨烯生长衬底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型层柱皂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