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4586.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9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门谷典和;月冈敬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G03B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具有多个光学构件的光学系统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光学处理并投影图像光的投影仪。并且,近年来,伴随投影仪的高光束化,需要提高对光学构件的冷却性能。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光调制装置等需要冷却的光学构件和冷却空气的吹出口之间配置细线,通过送入空气而产生紊流来冷却光学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65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适用专利文献1的冷却构造的情况下,例如存在如下问题:如果用作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和偏振片的间隙变窄,则由于当产生的紊流的漩涡进入间隙时消失而变成层流,导致温度交界层变厚,难以向冷却风传递热量,得不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另外,由于液晶面板等需要冷却的光学构件的形状、冷却風的吹送方法等导致在光学构件的周围产生气流的剥离,因此冷却风不沿光学构件流动,有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
因此,期望有通过抑制气流的剥离同时使温度交界层变薄的结构,使对光学构件的冷却效率提高的投影仪。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本适用例提供一种投影仪,利用具有多个光学构件的光学系统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光学处理而投影图像光,其特征在于,投影仪包括:冷却扇,向作为冷却对象的光学构件吹出冷却风;支承部件,支承光学构件;以及紊流产生部,设置于光学构件或支承部件的冷却风的上游侧的端部,使冷却风产生紊流而向光学构件流动,紊流产生部包括:倾斜部,具有倾斜面;以及板状的突出部,形成在倾斜面上并相对于流入方向具有倾斜角度。
根据本适用例,紊流产生部具备具有倾斜面的倾斜部、以及在倾斜面上形成的板状的突出部。通过使紊流产生部具备倾斜部(倾斜面),使冷却风流入紊流产生部时的冷却风的流动性的提高、抑制光学构件和倾斜部的台阶差,由此能够降低台阶差对冷却风的阻力作用。
而且,由于板状的突出部对冷却风的流入方向具有倾斜角度,因此冷却风与板状的突出部(突出部的侧面)碰撞而流动,从而产生紊流。通过该紊流,在光学构件的暴露的表面附近流动的动量小(速度慢)的冷却风与在光学构件的表面的上层流动的动量大(速度快)的冷却风混合,活跃地进行动量交换。由此,能够使温度交界层的厚度变薄,从而光学构件的热量有效地传递到冷却风,有效地冷却光学构件。
另外,紊流产生部设置于光学构件或支承部件的冷却风的上游侧的端部,不断向光学构件的表面附近的冷却风供给上述紊流引起的动量,因此能够抑制气流在光学构件的表面处剥离。
因而,产生紊流而抑制气流的剥离,能够使温度交界层的厚度变薄,因此能够实现提高对成为冷却对象的光学构件的冷却效率的投影仪。
[适用例2]在上述适用例所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紊流产生部设置于比气流的剥离点靠向上游侧处。
根据本适用例,通过将紊流产生部设置于比气流的剥离点靠向上游侧处,不断向光学构件的表面附近的冷却风供给上述紊流引起的动量,因此气流不易剥离,能够使气流的剥离点移动到光学构件的表面处的下游侧。因而,能够抑制气流在光学构件的表面处产生剥离。
[适用例3]在上述适用例所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突出部在与冷却风的流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适用例,通过在与冷却风的流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多个紊流产生部的突出部,能够有效地冷却光学构件的表面整体。
另外,由于能够设置多个,能够提高使冷却风流动的方式的自由度。例如,当在光学构件的表面上存在特别需要冷却的区域(需要使冷却风流动的区域)时,通过使用多个突出部,能够使冷却风在其区域流动。
[适用例4]在上述适用例所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突出部形成为在侧视下呈大致三角形的形状。
根据本适用例,通过使紊流产生部的突出部形成为侧视下呈大致三角形的形状,能够降低紊流产生部对冷却风的阻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使紊流产生并流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使紊流的产生和流动的容易度提高以及阻力的降低的紊流产生部。
[适用例5]在上述适用例所述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在从倾斜面突出的高度设为h、倾斜角度设为a、沿倾斜角度以及倾斜面的方向的长度设为I时,突出部以I=2h、a=15°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