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4218.1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谷务成;李英俊;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4/12;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鞠永善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 提醒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性能的逐步提升,各种应用不断涌现,智能手机已经在 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使用诸如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拨打或接听电话、进行即时通信、 设置备忘录等。而如果当前场合下,比如用户正在开会等不便于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如果 此时手机接收到电话呼叫等事件,用户将不能及时获知该事件的发生,比如漏接了重要的 某个电话。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事件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当用户未及时响应某终端设备触发 的某事件时,通过另一终端设备提醒用户该事件的发生,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件提醒 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未被用户响应的事件;
当存在未被用户响应的事件时,通过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 至另一终端设备上,以通过所述另一终端设备提醒所述用户。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在某终端设备上发生了某事件时,如果用户未 及时响应该事件,则该终端设备通过预设通信方式,将该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至另一 终端设备上,以提醒用户该事件的发生,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件提醒的有效性和及时 性,以免用户错过重要事件,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另一终端设备的开启通知,判断所述另一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所 述预设通信方式;
当判断所述另一终端设备开启所述预设通信方式时,通过所述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 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至所述另一终端设备上。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设备基于另一终端设备在开启预设通信方式 时,向已经开启该预设通信方式的该终端设备的开启通知,能够确定另一终端设备是否开 启了该预设通信方式,只有在该另一终端设备开启了该通信方式时,才进行提醒信息的发 送,避免了该提醒信息的无效发送。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启通知中包含所述预设通信方式对应 的第一账号,所述另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账号开启所述预设通信方式;
所述通过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至另一终端设备上,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通信方式对应的第二账号,将所述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至另一终端 设备上的所述第一账号中,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第二账号相同或不同。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设备基于另一终端设备在开启预设通信方式 时,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有开启时所用账号的开启通知,能够准确或者用户在另一终 端设备上使用了哪个账号进行登录,从而,该终端设备在发送提醒信息时,能够准确地将 提醒信息发送至用户当前所使用的账号中,保证了用户能够可靠地、及时地接收到该提醒 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未被用户响应的事件,包括:
在接收到来电呼叫后,当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触发的接听指示时,判断存在 未接来电事件;
所述通过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至另一终端设备上,包括:
查询通话记录,生成与所述未接来电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中包括来电 联系人、来电时间、呼叫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通过所述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提醒信息发送至所述另一终端设备上。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未被用户响应的事件,包括:
在接收即时通信消息后,当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触发的查看指示时,判断存 在未被查看的即时通信事件;
所述通过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事件对应的提醒信息发送至另一终端设备上,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通信方式,将所述即时通信消息发送至所述另一终端设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记名卡防丢失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