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页岩井壁稳定性测井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4181.2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刘欢;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17/5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井壁 稳定性 测井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壁稳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页岩井壁稳定性测 井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井壁稳定性是指钻井过程中井壁的张性破坏和剪切破坏问题, 井壁不稳定是钻井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井壁失稳 会给石油工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时间成本。
传统的方法很难解决所有井壁失稳问题,对一些泥页岩的井壁 失稳未找到很好的评价方法。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对泥页岩稳定性评 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页岩井壁稳定性测井评价方法,该 方法解决了目前的传统评价方法适应性窄、不足以解决所有井壁失 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泥页岩井壁稳定性测井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井壁稳定的岩石力学进行分析,确定井壁围岩的应力 分布规律;
(2)分析钻井液与地层接触后,井壁周围岩石含水量的变化 及其分布情况及对岩石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
(3)分析钻井液与地层接触后的地层孔隙压力大小;
(4)综合以上三个分析结果,对泥页岩井壁进行力学化学耦 合,结合耦合结果可以得出评价。
步骤(3)中,地层孔隙压力Pp大小的计算方法为:确定岩石有 效应力δ、确定上覆岩层压力P0、利用有效应力定理Pp=P0-δ计 算地层孔隙压力。
确定岩石有效力的方法具体为利用公式根据邻井的V、δ数据计算出A、B的值,计算出岩石有效应力,其中V为声波速度,m/s;δ为岩石有效力,MPa;Δt为声波时差,μs/ft;A、B为回归系数。
步骤(1)中对井壁稳定的岩石力学的分析可以为利用应力实验 或者测井资料确定泥页岩弹性力学参数。
步骤(4)中对泥页岩井壁进行力学化学耦合具体为利用Mathcad 数学软件建立模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预测泥页岩井壁的稳定性,为钻井的有效进行提供 依据,本发明的预测效果客观准确具有参考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 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 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泥页岩井壁稳定性测井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井壁稳定的岩石力学进行分析,确定井壁围岩的应力 分布规律;
(2)分析钻井液与地层接触后,井壁周围岩石含水量的变化 及其分布情况及对岩石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
(3)分析钻井液与地层接触后的地层孔隙压力大小;
(4)综合以上三个分析结果,对泥页岩井壁进行力学化学耦 合,结合耦合结果可以得出评价。
步骤(3)中,地层孔隙压力Pp大小的计算方法为:确定岩石有 效应力δ、确定上覆岩层压力P0、利用有效应力定理PP=P0-δ计 算地层孔隙压力。
确定岩石有效力的方法具体为利用公式根据邻井的V、δ数据计算出A、B的值,计算出岩石有效应力,其中V为声波速度,m/s;δ为岩石有效力,MPa;Δt为声波时差,μs/ft;A、B为回归系数。
步骤(1)中对井壁稳定的岩石力学的分析可以为利用应力实验 或者测井资料确定泥页岩弹性力学参数。
步骤(4)中对泥页岩井壁进行力学化学耦合具体为利用Mathcad 数学软件建立模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 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机辅助换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缝洞性地层测井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