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准微量穴位注射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3415.1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晖;樊锦青;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31;A61M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微量 穴位 注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微量穴位注射笔,包括:笔壳、注射器、传动装置、推杆、感应传感器、触发电路、触发装置、控制面板、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笔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传动装置、推杆和注射器,传动装置连接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抵在注射器活塞的尾端;所述感应传感器设置在笔壳内壁;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设置在笔壳内上部,控制面板设置在笔壳外表面。本发明不同于普通肌肉注射器,能轻松完成透皮后回抽和注射这两个动作,即使操作不熟练者使用也不会使注射器产生晃动和移位,有效防止医疗事故发生,易于穴位注射技术大面积推广使用。本装置使穴位注射更安全、精准、微量,易操作,易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准微量穴位注射笔。
背景技术
穴位注射是将传统的针刺技术与现代药物有机结合后发展而来,可以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因此被广泛医师患者接受。但现有市面上还未发现用于人体穴位注射时专用的穴位注射器及装置。现有穴位技术还使用传统的肌肉注射器,由于如臀部肌肉注射和面部穴位注射还是存在很大区别,临床应用中发现诸多不足:①不同于普通肌肉注射时位置相对固定,穴位注射时穴位分布全身各部位,传统注射器不好握持操作,②如在面部穴位注射时皮下神经分布密集,深度要在安全范围内,传统注射器在做精细操作时容易上下抖动,损害肌肉组织及神经,③穴位注射时对于不同穴位,每次注射量要求更精确,传统注射器凭目测操作,容易过多和过少影响疗效或意外④穴位注射时对于不同穴位,每次注射深度要求更精确,传统注射器凭手感操作,容易过深和过浅影响疗效或意外⑤传统注射器用于穴位注射时活塞运动过长,穴位注射一般是多点精准操作,难度相对比较高,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操作者肌肉疲劳,手部颤抖,容易发生医疗事故⑥现有产品没有专用穴位注射装置和标准穴位注射针头,进针透皮疼痛⑦根据穴位注射要求,透皮后需要回抽在注射,传统注射器在透皮后完成这两个动作需要变换手势,操作不熟练时可能会使注射器产生晃动和移位,发生医疗事故。
由于使用传统肌肉注射器进行穴位注射时问题多多,因此亟需发明新的穴位注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穴位注射的精准微量穴位注射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准微量穴位注射笔,包括:笔壳、注射器、传动装置、推杆、感应传感器、触发电路、触发装置、控制面板、控制电路板和电源;
所述笔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传动装置、推杆和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针头、注射筒、密封垫和和活塞;传动装置连接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抵在注射器活塞的尾端;
所述感应传感器设置在笔壳内壁,用于感知注射器活塞尾端的位置;
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设置在笔壳内上部,控制面板设置在笔壳外表面,电源连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分别连接传动装置、感应传感器、触发电路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的前进或后退,并用于设定传动装置前进或后退频率和距离,控制电路板根据设定控制传动装置的运转;
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板,触发装置设置注射器前部,一旦触发装置接触触发电路,连通整个电路。
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触机点、连接杆和接触片,触机点为环形设置在注射器注射针头上,触机点通过连接杆连接接触片,接触片和触发电路不接触,当注射针头刺人皮肤,触机点被抬高后,连接杆和接触片同时被抬高,接触片和触发电路接触,连通整个电路。
所述连接杆和接触片位于注射器注射筒前端和笔壳内表面之间,所述连接杆上、注射筒外部固定有伸缩弹簧。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开关、设定按钮组、显示屏和光敏电阻;所述设定按钮组用于设定传动装置前进或后退频率和距离,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定值和累计数据,所述光敏电阻包括用于控制传动装置前进的前进光敏电阻和控制传动装置后退的后退光敏电阻。
所述传动装置为小型电动直线传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3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多功能雾化给药吸痰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