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区地温能开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3231.5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祁福利;赵东铭;郑拓飞;吕虹霖;刘光;李永利;李彪;王宏存;孟祥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温 开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地温能开发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寒区地温能开 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地温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冬季气温低, 地温能的开采造成换热孔附近地层温度降低,形成地温场降落漏斗, 长此以往,该换热孔将不具有地温能开采利用的作用,而现有的地 温能开采方法中还没有提温、补偿装置,使换热孔不能长期持续、 有效地进行换热,缩短了换热孔的使用寿命,寒区地温能开发利用 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 供一种新结构的寒区地温能开采装置,通过为换热孔进行温度补偿 的结构设计,达到持续、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温能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一种寒区地温能开采装置包括换热 孔、热泵机组和循环泵,在所述换热孔内设置芯管,在所述芯管外 壁面与换热孔内壁面之间设有间距,构成环形腔室,滤水管配装在 芯管底端部上,水平埋管铺设在地面下,在所述换热孔外侧周边部 位处设置热补偿孔,热泵进水管将环形腔室与热泵机组连通,循环 泵出水管将循环泵与芯管连通,热泵出水管将热泵机组与水平埋管 连通,循环泵进水管将热补偿孔与循环泵连通,补水管将水平埋管 与热补偿孔连通;所述热补偿孔与换热孔的个数比为1∶n。
本发明创造实现了寒区地温能开发过程中对换热孔处地温的补 偿,避免和消除了地温场降落漏斗的形成,并综合利用地温能、地 热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持续、有效地开采利用地温能。本装置 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节能减排效果好,大幅度 延长了换热孔使用寿命,为我国广大北方寒冷地区的地温能持续、 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寒区地温能开采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滤水管、2、芯管、3、换热孔、4、热泵进水管、5、热泵机 组、6、循环泵、7、循环泵进水管、8、补水管、9、热补偿孔、10、 水平埋管、11、热泵出水管、12、循环泵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寒区 地温能开采装置包括换热孔3、热泵机组5和循环泵6,在所述换热 孔3内设置芯管2,在所述芯管2外壁面与换热孔3内壁面之间设 有间距,构成环形腔室,滤水管1配装在芯管2底端部上,水平埋 管10铺设在地面下,在所述换热孔3外侧周边部位处设置热补偿孔 9,热泵进水管4将环形腔室与热泵机组5连通,循环泵出水管12 将循环泵6与芯管2连通,热泵出水管11将热泵机组5与水平埋管 10连通,循环泵进水管7将热补偿孔9与循环泵6连通,补水管8 将水平埋管10与热补偿孔9连通;所述热补偿孔9与换热孔3的个 数比为1∶n。
夏季作业时,通过循环泵6从热补偿孔9深部抽取热水至芯管 2中,芯管2中的热水流至其底部的滤水管1后,进入换热孔3孔 内壁面与芯管3外壁面之间的环形腔室中,热水通过换热孔3孔壁 与周围地层发生热传递作用,使地层温度升高,减小了冬季地温能 开采造成的地温场漏斗;同时,从环形腔室中抽出的水通过热泵机 组5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流经地面下的水平埋管10时,经太阳辐 射后,水温升高;再将提温后的水经补水管8注入到热补偿孔9中 进一步提温。冬季作业时,以换热孔3地温能的开采利用为主,与 此同时热补偿孔9也可作为换热孔直接开采利用地温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未经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3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压缩机作业范围保护
- 下一篇:地热井深孔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