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板拉丝抛光打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2605.1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晓娜 |
主分类号: | B24B21/12 | 分类号: | B24B21/12;B24B21/20;B24B5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拉丝 抛光 打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抛光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光打磨机,简单地采用弹簧作为张紧机构,张紧效果不好,并且 砂带容易跑偏,抛光打磨机没有自动纠偏机构,砂带无法对中,不利用砂带的 长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拉丝抛光打磨系统,利用大面积的砂带 对金属板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本发明金属板拉丝抛光 打磨系统工艺性好,对砂带柔性张紧并自动对中砂带的位置,吸走粉尘、避免 对大气造成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拉丝抛光打磨系统,包括:支 架、打磨机构、吸尘罩,所述吸尘罩、打磨机构固连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吸尘 罩的吸入口位于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区,所述吸尘罩和打磨机构的数量为两套;
所述吸尘罩包括排出口、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排出口 呈圆形结构,所述吸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排出口的面积;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异步电机、V带传动、压辊、砂带、支撑辊、浮动支架、 浮动油缸,所述异步电机,所述浮动油缸固连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辊活动连 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浮动支架固连于所述浮动油缸的活塞杆的末端;所述支撑 辊活动连接于所述浮动支架,所述砂带张紧并连接于所述压辊和支撑辊之间; 所述异步电机通过所述V带传动连接至所述压辊的一端;
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纠偏气缸、凸轮摆、芯轴、摆动轴,在所述支架上 固连所述纠偏气缸、芯轴,所述凸轮摆活动连接于所述芯轴上,所述纠偏气缸 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凸轮摆的驱动轴上;在所述浮动支架的一端的下部固 连所述摆动轴,所述摆动轴活动连接于所述凸轮摆的卡口中,所述卡口和凸轮 摆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左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所述左限位开 关、右限位开关固连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左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分别位于所 述砂带的两个极限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压辊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辊的最大直径,在所述压辊的 下部设置打磨区。
优选地,所述吸入口具有和所述打磨区相同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摆动轴上固连手柄,所述摆动轴和手柄呈垂直布置。
优选地,当所述纠偏气缸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所述压辊的中心 轴线和所述支撑辊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
和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金属板拉丝抛光打磨系统具有以下积极作用和有 益效果:
所述吸尘罩的吸入口位于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区,所述吸尘罩和打磨机构 的数量为两套。所述吸尘罩包括排出口、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呈长方形结构, 所述排出口呈圆形结构,所述吸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排出口的面积。所述吸尘 罩和打磨机构位于所述支架上,工件在所述打磨机构的所述打磨区处进行抛光 打磨。抛光打磨产生的粉尘由所述吸入口进入至所述吸尘罩中,并由所述排出 口输送到空气净化系统中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打磨机构的数量为两套,其中 一套为粗磨、另外一套为细磨,粗磨用于第一次抛光打磨,细磨用于第二次抛 光打磨,两套不同目数的砂带配合使用,获取高效的抛光打磨的效率。
所述浮动油缸固连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辊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浮 动支架固连于所述浮动油缸的活塞杆的末端;所述支撑辊活动连接于所述浮动 支架,所述浮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使所述浮动支架向远离所述压辊的方向运 动,在所述压辊和支承辊支架设置所述砂带,所述砂带张紧并连接于所述压辊 和支撑辊之间。所述异步电机通过所述V带传动连接至所述压辊的一端,所述 异步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砂带绕所述压辊和支撑辊进行转动。所述砂带的张紧 力由所述浮动油缸的推力进行控制。在意外情况下,当所述砂带与被打磨的工 件之间的压力过大时,所述浮动油缸所产生的张紧力不足以驱动所述砂带绕所 述压辊和支撑辊进行转动,所述砂带停止运动,避免了所述砂带的快速磨损。 接着设备报警,使机器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晓娜,未经余晓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控制的轴类零件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异形零件加工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