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微域调控的提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338.2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波;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陈根生;江用文;尹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微域调控的提香方法,通过对提香样进行腹水处理,使其内部的化学反应基质得到一定积累,且相互间达到动态平衡,随后采用人工调控的技术手段控制提香微域环境内的条件参数,如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流通速度等,再通过远红外提香核心技术进行作业,实现提香样在色、香、味等感官品质上的全面提升。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提香工艺技术思路,提出整套的人工微域调控的远红外提香技术,不仅使得提香后的产品香气浓郁且持久性好,而且可以确保提香茶样的外观品质润泽、鲜活,整体感官品质较传统提香作业有明显提升;尤其在外观品质方面避免了传统提香易导致的干茶表面失水较快导致的色泽不亮的缺陷。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茶叶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微域调控的提香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嗜好性健康型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提升,茶叶香气、口感等内质风味优异与否将成为消费者选择茶类的首要条件。提香作业是提升茶叶香气品质的关键工序之一,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提香技术主要包括烘干、炒干两种,烘干方式有炭火烘焙提香、松枝烘烤提香、电热管加热提香、远红外加热板(管)辐射提香等几种,其中以远红外提香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炒干方式则主要包括炒茶锅炒制,滚筒炒制等几种。
提香加热措施有电加热、燃气加热、柴油加热等,其中以电加热为主,相关设备包括滚筒式提香机(如辉干机、瓶式炒干机等)、箱式提香机(如6CTX-箱式提香机等)、隧道式远红外提香机(如DXYHW-1型远红外提香机等)。其中,滚筒炒制提香有利于获得高锐的香气品质,但由于在制品在筒壁内循环摩擦,对产品外观色泽有一定影响;箱式提香机目前在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操作简单,香气提升的效果较好,但无法进行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低;隧道式提香生产中使用也较多,操作时易出现传输过程茶叶滞留、单层输送受热不匀等现象。
就提香技术参数而言,上述的几种提香作业都仅调控微域环境的温度条件,如提香温度、茶叶叶温等,而没有考虑环境的湿度条件,亦未关注提香时空气流动对带走水分,促进动态平衡,以在提香的同时获得较佳的外观色泽和香气持久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微域调控的提香方法,是顺应现代茶叶消费需求,对传统的提香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将特殊前处理方法融入提香作业,并通过对提香参数的多元化设定,而提出一种新的人工微域调控的提香方法,以获得综合感官品质更优异的提香茶样。
本发明提香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复水处理:将待提香茶样放入冰柜中,在-4℃条件下放置6-12小时,随后取出,在常温条件下放置于高湿环境(RH80%-RH90%)下自然吸湿复水2-4小时;
(2)提香准备:采用可调控微域环境参数和空气流动速率的远红外提香装置,调节微域环境的温度为100℃-110℃,环境湿度为RH50%-60%,设定空气流动速率为0.3-1.0m/s,使得整个提香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并使整个作业过程中的热量渗入、水分散失和物质转化处于相对缓慢的动态平衡之中;
(3)提香作业:待提香参数达到设定值后,对待提香茶样进行提香作业,5分钟后将茶叶全部取出,在自然状态下冷却至常温后再行第二次提香,如此往复至在制品的含水率保持在5%-6%之间;
(4)提香后贮存:提香作业后将在制品在自然状态下冷却,待冷却至较常温高5℃时,放入双层铝箔袋中进行贮存即可。
步骤(2)所述的远红外提香装置由进料系统、远红外加热系统、加湿系统、控风系统、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具体包括进料口、主箱体、下料定位、上层振动槽、扭簧、支撑钢条、下层振动槽、调湿雾化管道、超声波雾化器、控制箱、远红外加热板、传动机构、轴流风扇、凸轮装置、电动机、出料口、温湿度探头、远红外板支撑、水雾传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