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自然光照明通信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9322.1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基民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50;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750 河南省鹤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光 照明 通信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自然光照明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使用可见光的无线通信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LED)之类的发光元件的照明设备的广泛使用,利用半导体LED在实现照明的同时,实现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许多相关企业中进行。可见,光通信与无线传感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简称为WLAN)、以及电力线通信系统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也在探讨当中。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可见光通信技术将是未来可选的短距超宽带通信方式之一。
目前室内可见光通信能满足要求的最好选择就是白光LED。白光LED在提供室内照明的同时,被用作通信光源有望实现室内无线高速数据接入。目前,商品化的大功率白光LED功率已经达到5W,发光效率也已经达到90lm/W,其发光效率(流明效率)已经超过白炽灯,接近荧光灯。白光LED的光效超过100lm/W并达到200lm/W(可以完全取代现有的照明设备)在不久的将来即可实现。因而LED照明光通信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采用LED光源用于照明存在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比如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快、耐开关冲击、易配光等优点,近来由于LED光源光效的提升和价格的迅速下降而加速渗透到室内照明领域。然而,LED光源小而亮,且含有较强的蓝光波谱,会造成一定的灯光污染。因此,LED光源对人身健康的利弊也越来越被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仿自然光照明通信技术。
本发明包括自然光引入装置和自然光通信模块,所述自然光引入装置由布置在室外屋顶的至少一个采光罩、至少一根用于将所采光源传导到室内的光导纤维管和聚光透镜组成,所述采光罩利用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室外屋顶向阳面,所述光导纤维管通过管道安装在墙体内,且光导纤维管的入光端接收采光罩的聚光交点处发出的自然光光束,所述聚光透镜将光导纤维管传导过来的自然光光束再次汇聚,所述自然光通信模块包括光学变频器、用于检测光导纤维管中自然光光强度的光强传感器、传感器模拟量输入模块、变频器控制芯片、通信数据输入接口、通信数据处理芯片和布光透镜,所述光学变频器的受光面接收聚光透镜传导过来的自然光光束,并对其进行变频,所述光强传感器的感应探头布置在光导纤维管中,检测自然光的光强,并通过传感器模拟量输入模块与变频器控制芯片通信相连,所述变频器控制芯片控制光学变频器进行载波变频,所述通信数据输入接口接收外界输入的需要通信的数字信号,通信数据处理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与通信数据输入接口通信相连,所述通信数据处理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变频器控制芯片通信相连,所述布光透镜的入光面接收经过光学变频器变频处理的自然光光束。
所述采光罩是FRP玻璃纤维为基材的采光罩。
所述布光透镜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室内。
所述光学变频器采用可调谐的光学变频器。
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采用自然光作为光源进行载波通信,避免了基于人造的LED光源的可见光通信对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满足白天的室内照明的同时,实现可见光的通信,且只消耗很小的电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中:1、采光罩;2、光导纤维管;3、LED可见光信号发射器;4、一组非视距信号补充单元;5、光强度传感器;6、模拟量输入模块;7、微型芯片;8、开关量输出模块;9、开关;10、非视距可见光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基民,未经王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