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肩颈腿疼痛、皮肤疮疡病的中药膏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7813.2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庆田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K9/06;A61P29/00;A61P17/02;A61K3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北园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肩颈腿 疼痛 皮肤 疮疡病 中药 膏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肩颈腿疼痛、皮肤疮疡病的中药膏药。
(二)背景技术
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外邪引起的疮疡,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有的在初起阶段,并不都具有热毒、火毒的红热现象,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病至中期,才能显现。这类疮疡一般都具有阳证疮疡的特点,因为疮疡发生之后,病理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疮疡的最终表现,大多为热毒、火毒之象。内伤引起的疮疡,大多因虚致病,且多属于慢性,如肾虚络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瘰疬这类疮疡的初、中期多具有阴证疮疡的特点。此外,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之单为外邪引起者多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疖、有头疽等。故疮疡的发生,普遍认为从外感受者轻,脏腑蕴毒从内而发者重。
无论那一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疮疡,均能导致局部和全身一系列病理反应。人体气血,周流一身,循环不息。当上述各种致病因素侵人人体后,就会破坏这种生理功能,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如人体抗病能力低下,以及病邪不能及时控制,则进一步形成热胜肉腐,肉腐为脓,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在内脏的结块、疼痛、化脓,同样是由于脏腑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的结果。疮疡毒邪炽盛时,也可破坏人体防御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影响或侵人内脏,引起一系列的内在病理反应。轻则出现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症;重则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甚或危及生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肩颈腿疼痛、皮肤疮疡病的中药膏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肩颈腿疼痛、皮肤疮疡病的中药膏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筋骨草15g-26g,蓼大青叶16g-29g,四季青12g-26g,半枝莲10g-25g,南天竹叶11g-25g,鸡蛋花11g-26g,荷叶10g-26g,虎耳草10g-25g,凉粉草12g-29g,地黄10g-28g,木槿花12g-29g,地骨皮10g-26g,白鲜皮10g-26g,醡浆草10g-26g,黄连12g-26g,黄芪12g-25g,茜草10g-25g,小蓟10g-24g,槐花12g-23g,落地生根10g-25g,墨旱莲12g-25g,刺苋菜12g-26g,地榆11g-26g,三七12g-29g,儿茶13g-29g,骨碎补11g-25g,土贝母12g-26g,山大颜12g-28g,炉甘石10g-28g,小飞扬草10g-25g,鱼腥草10g-28g。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筋骨草15g,蓼大青叶16g,四季青12g,半枝莲10g,南天竹叶11g,鸡蛋花11g,荷叶10g,虎耳草10g,凉粉草12g,地黄10g,木槿花12g,地骨皮10g,白鲜皮10g,醡浆草10g,黄连12g,黄芪12g,茜草10g,小蓟10g,槐花12g,落地生根10g,墨旱莲12g,刺苋菜12g,地榆11g,三七12g,儿茶13g,骨碎补11g,土贝母12g,山大颜12g,炉甘石10g,小飞扬草10g,鱼腥草10g。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膏剂或散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剂或散剂,外敷于患处使用。
其中,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庆田,未经徐庆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7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易吸收的养眼贴